第二百五十二章 排戏码-《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3/3)页
    他现在需要婚前“守节”,为了自己的风评,不好出入娱乐场所,所以现在除了装修自己的婚房外,也是无处可去了,只能和杨文远一起“抱团取暖”。
    至于本该由华兰来负责的工作,自然落到了杨如锦头上。
    长柏羞赧,每次见了杨如锦都是一副纯情小书生的模样,因而杨文远怕长柏夺门而逃,视自家为虎狼窝,也不敢让杨如锦多待,只见上几面便让杨如锦回去。
    案桌上。
    此时杨文远已经看完了华兰寄来的书信,将其递到了长柏手上。
    信上华兰描述了经历水匪的前因后果,又道了声平安。
    在场都是知根知底的人,顾廷烨大放厥词完,又继续道:
    “官家迟迟不立皇储,不光汴京朝堂动荡不安,看来下面州府也是一样,现在还起了水匪,想来还有更多强人匪类在乡间横行霸道!”
    顾廷烨这话属实合情合理。
    相对于毫无成本可言的山匪、强盗,水匪这种品类还是需要前期投入的。
    毕竟没有船,你怎么在水道上抢劫?
    这就有点像“当家里出现一只蟑螂的时候,意味着在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有了一窝蟑螂”。
    需要天使轮的水匪都有了,其他创业类的板块岂不是更多?
    长柏面露担忧的看完了书信,确定姐姐和祖母、妹妹们无事,这才放下心来。
    恰时听完顾廷烨的话,不由得点头道:
    “仲怀此言有理。”
    不过纵使长柏如何忠君体国,现在也什么都做不了。
    庶吉士只有观政权,你还想要议政?
    哪凉快哪待着去!
    况且就算给官家上奏折,那也是起不了什么风浪。
    毕竟现在官家御书房的书桌上,早就堆满了关于立储的奏章,至于下面闹匪患的折子,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官家年迈体弱,到现在还没有确定继承人,使得立储风波越闹越大,官员关心自家立场问题都来不及,如何还有心思治理下面的疥癞之疾。
    下面闹起匪患,朝堂也是火热一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继宗室的态势可以说是越来越压不住,已然是进入“立储决赛圈”!
    每次朝会,都能看到五品以上的官员们互相攻讦,这些都是分属邕王和兖王一系的官员,时时刻刻都在玩“找茬”游戏,同时吹鼓自家王爷的英明神武。
    一开始还稍有克制,但嘴上功夫的事,可以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气。
    于是事态就有些不受控制了。
    什么治理国家?
    还是把自家王爷捧上位才是正理!
    我把自己工作做的再好,若是新君继位不是自己老大,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直接卷铺盖回家倒不至于,但肯定会被发配到苦寒之地磋磨。
    没人愿意到头来棋差一着。
    为了在官家面前增加印象分,降低对面的评价,邕王和兖王两家可以说是在朝堂甩开膀子干了。
    阁老们也无能为力,亦或是根本没想管,皆是保持着缄默状态,任由两位王爷在朝野上驰骋。
    他们也想逼着官家选出储君。
    “我们又能如何?”
    杨文远不动声色道:
    “我和长柏动不了,只能干看着,仲怀你倒是有空,但你舍得抛了媳妇,去南边从军平患?”
    顾廷烨讪讪一笑。
    他明年开春便能迎娶余嫣然入门,自然不会选在这时候去从军。
    再说,他还有科举之路可以走。
    心里念叨一句不敬的话,当今官家怕是等不了六年了,就是三年都不一定。
    恩科眼看着便要来了。
    说不得到时候新君还要拉拢宁远侯府,免了自己中间一次科举间隔,直接允许自己参加恩科。
    既如此,还从什么军?
    只等着看戏便成!
    见顾廷烨不说话,杨文远自然清楚他的心思,只笑道:
    “便也是说了,国事自有阁老和枢密院的大人们考虑,我们只需私底下说些牢骚话便可。”
    说完,杨文远表情揶揄的看了长柏一眼,挤眉弄眼道:
    “不过则诚,我和顾廷烨皆是有了指望,你……?”
    “自有祖母、父亲、母亲帮着做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