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上了马车后,一路赶回积英巷。 不一会儿,马车便在盛府门口停下。 虽说当前已经是入了宵禁,应当早些回府,但此刻华兰还在里面呢,无论如何杨文远也应当进去报一声平安,好宽华兰的心。 进了寿安堂。 一进门,果然便见盛老太太正忧心忡忡的坐在罗汉椅上,华兰陪坐在一旁。 直到见着明兰安全归来,细看确定明兰没有任何受欺负的样,盛老太太这才面露些许轻松,不过还是忍不住出声斥责道: “这外面黑灯瞎火的,人又多,你一个姑娘家家如何敢落单的?” 明兰见状脸上立马摆出一副傻乐的样子,成功让盛老太太的抱怨无处使。 盛老太太也不多说,只点头朝杨文远感谢道: “文远,今夜还是多亏了你。” 杨文远自是受之有愧,连忙摆手。 今夜的事端只关乎在荣飞燕身上,纵使没有他在旁看护,盛家一行人也是毫发无伤,最多只是返家慢些罢了。 继续说了几句后,盛老太太又朝杨文远问道: “今夜外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连衙门和巡防营都惊动了一大片,文远你一路上可探听出什么消息没?” 每当面临这样大的风波时,得来一手可靠的消息,便是诸多家族门户最紧要的事,而盛家在这方面可谓是身无长处。 因此,正好趁着此时杨文远当面,盛老太太便出声问了句。 杨文远面露些许为难。 荣显能将荣飞燕的事对他说,也不顾忌在旁的长柏,便是因为荣显明白这事瞒不过自己,同时也确信自己和长柏在结果未定之前,不会将此事往外乱说。 毕竟荣飞燕的事太过紧要,而且现在黄金解救期还未过,万一那边荣显把人救回来了,而自己却与人说荣显妹妹被人掳走…… 这话就不好张口了。 当然,并不是杨文远信不过盛老太太,只是当下屋子里不光有盛老太太当面,同时还有如兰、墨兰几个在旁听着…… 她几个,杨文远就不敢保证了。 不过盛老太太到底开口问了,杨文远也不好避之不谈,但他也不说具体是生的什么事,只谈及了事情的严重性: “今夜出动的不光是衙门和巡防营,连中央禁军都派了一队百人步人甲过来。” “禁军也出动了?” 盛老太太当即面露惊诧道: “这事还惊动了宫里?” 杨文远默默点头,不过随后立马宽慰道: “不过祖母您放心,今夜生的乱子不与我们相干,只安心观望便成。” 盛老太太这才放宽心些。 随后,杨文远也走到一旁,同华兰聊了几句。 最后道: “你今夜放宽心在府上住着,等明日我理清了头绪,就来家里报信,再把你接回去。” 方才灯会上就受了冲撞,马车又是坐着不怎么舒服,杨文远也不放心让华兰再颠簸回府。 “嗯,官人,你放心回去吧。” 杨文远点点头,也同众人拱手告退道: “街上正在宵禁,我也需早点回府。” “长柏,跟去送送你姐夫。” “是!” 翌日清晨。 自打昨夜城内突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闹了一阵后,不光元宵灯会取消了,就连汴京城内所有官员的元宵假期,也一同被官家勾了账。 元宵灯会没了,还放什么元宵假? 于是今天一早,各部官员全都早早起床,乖乖上早朝去了。 杨文远、盛紘、长柏三个,皆是不例外。 而且与盛紘比起来,杨文远和长柏更加苦逼。 盛紘今日不用当值,只需上了早朝便可归家,但他们俩个却是要转道弘文馆,捱到下午放衙才能回去。 如今城内气氛有些不对味。 因此,一向秉持稳健之道的盛紘,上完早朝后,便连忙回家,然后吩咐下人将自家大门紧紧闭上。 之后便是一路往寿安堂赶,去寻盛老太太这个当前的“盛家智囊”。 杨文远本来想着一早把华兰接回去,但此刻他在宫里被抓了壮丁,因此华兰还正在盛家待着,与盛老太太坐在一起叙话。 寿安堂。 盛紘进屋后,也没有避讳华兰,甚至有几分让其参详的意思,直接将自己在朝堂上探听到的消息全盘托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