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亲事-《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2/3)页
    小秦氏当即面露讶色,不解道:
    “可是我刚开始为二郎寻你好人家,他就…他……”
    说着,小秦氏脸色一暗,闷闷不乐道:
    “想必二郎还是觉着中间隔了一层,不愿意让我替他相看了。”
    “哼!他懂什么?”
    顾偃开冷冷道:
    “儿女婚假本来就是大娘子管的事,他胡乱安排,等到被余家拒之门外,自然只能灰头土脸的回来。”
    “你那边继续相看着,若是寻到个好的,便早早安排下来,我看他就需要有个家管束着,才能成事。”
    对于顾偃开而言,唯有第一任妻子大秦氏,才是他心中的挚爱。
    自从大秦氏去世,对于他而言,婚姻不过是一场合作关系,
    之所以娶顾廷烨的母亲白氏,是因为家族需求。
    之所以娶小秦氏,既是看在她的姐姐大秦氏的面子上,同时也是因为自己需要领兵打仗,常年在外奔波,汴京侯府需要一个夫人当做门面,和“夫人外交”。
    这件事顾偃开和小秦氏都是心知肚明。
    而在顾偃开看来,这么些年里,小秦氏这顾家门面就当得不错。
    对外有好名声,对内侯府几房也是在一起其乐融融,唯一让他糟心的,就是出了顾廷烨这个孽障。
    本来就对他的出身不喜,现在一锅好粥里更是出了一粒老鼠屎,外面名声坏,家里也对兄弟们不亲近,还对自己哥哥屡屡犯上,实在不堪。
    顾廷烨也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说亲的事他早有准备,当天就往余家递了帖子。
    当晚。
    余家议事厅内。
    余嫣然侍立在祖父余老太师、祖母余老夫人左右,下首坐着她的父亲余大人和后母余夫人。
    对于顾廷烨表明来意的拜帖,余家人收到后,立马开始聚众讨论。
    颧骨微突的后母余夫人率先开口。
    只见她先是淡淡瞥了余嫣然一眼,看到她身子微侧,小心翼翼地将视线挪开后,这才面露满意,开口道:
    “父亲、母亲,依我看,这正是一门送上门的好亲事,那顾廷烨出身宁远侯府,还有外祖父家的丰厚遗产,是个十足的富贵出身,把嫣然嫁过去,未来的日子肯定是尽享福。”
    自从嫁进门后,她就对余嫣然这个拖油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儿女在她的熏陶下,也是长年累月的不把余嫣然当姐姐看,颐指气使,任意欺负。
    现在能把余嫣然赶出去,她一万个乐意。
    至于顾廷烨如何,她也是早就有所耳闻,不管从哪里看都不是个好的,不过这不是阻拦她的借口,反而是更是让她高兴。
    既能嫁出去,还能让她日子过的不好,实在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啊!
    听到余夫人这样说,而旁边的父亲则是讷讷不语,和自己的目光撞上的时候,眼神立马飘忽挪开。
    这一副作态,让余嫣然的神色一暗。
    ‘以前父亲不是这样的……’
    余嫣然记得小时候母亲还在的时候,父亲对自己格外疼惜,但自从后母一进门,态度立马转了个弯,不再关心自己。
    有了后妈,于是便有了后爸。
    其实对于顾廷烨提亲的事,余嫣然心里虽然有些担忧,但并不是很害怕。
    因为在马球会上,顾廷烨为了母亲遗物费心费心相助的事,余嫣然心里对他早有了改观,但毕竟既定的印象太深,虽然担忧减了许多,但顾廷烨这突如其来,毫无征兆地提亲,还是让她吓了一跳。
    心中满是不知所措,和对亲事的彷徨。
    余嫣然不敢说话,但好在她有一对疼爱自己的祖父母。
    余老太师当即道:
    “不妥,顾廷烨虽然出身高贵,且家产丰厚,但到底声名狼藉,还是个爱玩的性子,更何况,他家里的情况也有些复杂。”
    余老太师这话说的不是指宁远侯爵位,而是说宁远侯府的小秦氏,这位大娘子。
    小秦氏的一番手段,在没头脑的人看来,着实是个贤良淑德的好大娘子,但在宦海沉浮不知多少年的余老太师看来,实在是算不上什么高明的伎俩。
    见过一两次就看得透透的。
    虽说他和夫人余老太太,早就有些乏了汴京的是是非非,想要早日回许州老家养老,不过那是在等余嫣然有所托付的人之后,他们才能放心告老还乡。
    而很显然,家里情况复杂,后宅不安稳的宁远侯府,在余老太师眼里,不是个好归宿,即便是顾廷烨有继承侯爵的可能。
    他们余家可不是商贾白家,不需要赌。
    余夫人不愿错过这个好机会,有些急了,忙道:
    “秦大娘子这人我见过许多次,还来家里拜见过,母亲也是夸赞过几次的,她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母亲您说呢?”
    对于说这话,古代版“傻白甜”余老太太点头同意。
    她见过小秦氏,和和气气,一脸柔弱可怜的模样,却是不像坏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