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柳承翰看来,就算使用了这种相比于当前市面上流行的记账方式更高效的方法,但得出的账册依旧这么多…… 从侧面可以看出,对于烟花作坊这项买卖,杨文远可谓是无与伦比的重视。 见柳承翰的翻阅速度越来越快,只在特定的地方停留片刻,便立刻略过后面的内容,杨文远心中甚为满意。 不得不说。 虽然前世杨文远当社畜的时候,极为厌恶谜语人领导,觉得他们说话总是说一半留一半,实在是不为人子。 但是当轮到自己时,那又是一番天地。 起码从现在来看,就能轻松得出柳承翰心思敏捷的结论。 当个谜语人有时候确实有用。 半晌后,柳承翰就把账册翻完了。 杨文远出声问道: “看的这么快?看清楚了吗?” 柳承翰将账册重新合好,回道: “看清楚了?” “真的?” 杨文远略作调笑道: “我过来是让你看看这本账册里面的明细有没有出错,你翻得这么快,能算清楚吗?” 柳承翰默默不语,显然他是个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变成了个严肃正经的性子,不想和杨文远聊这些没意义的话题。 你侯府上有这么多管家,需要这么郑重其事的把我叫到书房里,就为了考校账房先生的本事? 好吧,见到柳承翰这副工作狂人的态度,杨文远也是当即调整自己的风格—— 那我杨文远也是个能适应员工的老板。 杨文远旋即把脸一整,询问道: “你知道我为什么把这账册给你看吗?” “因为我前几个月给你寄的信?” 柳承翰似乎是心中胸有成竹,回答道: “你这给我看的账册,上面的内容和我上次信里询问的问题一模一样,不光我手下的那些烟花作坊在往淮南西路的黄州运送硝石和硫磺,侯府收购的所有烟花作坊,包括汴京里的,都明里暗里地通过各种方式往黄州运送这些爆竹原料。” “而且时间点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 柳承翰继续说道: “先前都是往汴京城里送,但今年下半年一到,这些原料的转运中心就成了黄州。” 这下,杨文远脸上的满意几乎是止不住了。 当初自己的决定果然是做对了。 什么是人才? 这就是人才啊! 还好当初柳承翰没继续硬着头皮去参加科举,那根本就不是你的赛道啊! 在我杨文远的麾下做事,不比那什么劳什子的科举有前途? 哦,原来我几个月后也要去参加科举啊,那没事了! “你觉得这是因为什么?” 杨文远依旧想考校一下柳承翰,于是询问道: “为什么今年下半年开始,就不再运往汴京,而是转往黄州?” “是因为黄州周边水域发达,方便运送?同时那里也是杨家的族地,能让你放心?”柳承翰紧接着回复道。 从这些账册明细,以及杨文远的态度上看,柳承翰这下心里百分百确信了这些硝石、硫磺很受杨文远的重视,为此甚至不惜钱财大肆收购这些爆竹原料,因此才得出了以上结论。 毕竟这些东西这么受杨文远的重视,一定要妥善保管,再考虑到想要大量囤积这些东西,必定要走水路运送,所以才把地点定在了杨家发家的地方黄州,而不是天子脚下汴京。 既是为了运输,也是为了确保自己的所有权。 不过就类似于华兰不理解杨文远对烟花作坊的执着,柳承翰虽然知道烟花作坊的真实作用,但也有些不理解杨文远的目的。 从杨文远采买烟花作坊后的动作—— 只要采购完烟花作坊后,杨文远必定会用诸如试验新型烟花爆竹、运送原料的船只不小心侧翻,亦或是原料被大雨浸湿等理由,借机减少烟花、爆竹产量,就能看出一二。 烟花作坊只是借口,硝石和硫磺才是唯一目的。 但问题又来了…… 这两样东西到底有什么用途,能让杨文远如此不遗余力的囤积? 硫磺能干嘛柳承翰没了解过,因而不知道它的用途,但是硝石他还是了解一二。 莫非杨文远是想垄断夏日冰饮市场? 还是想做个更大冰嬉场地?柳承翰心里莫名生出了个冷笑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