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好见证了盛家一行人送行孔嬷嬷的画面。 王若弗带着盛家四个女儿送别,就连长处寿安堂的盛老太太,今日也是难得出了门,来送一送这多年的老闺蜜。 孔嬷嬷旁的能力不谈多好,但在宫中锤炼了几十年的眼力,却也是炉火纯青。 虽然没见过杨文远的面,但根据杨文远龙行虎步的步态和一身贵气,立马明白了眼前人是谁,当即屈身行礼道: “老身孔嬷嬷,见过小侯爷。” 孔嬷嬷礼数自是到位。 盛家人和杨文远待久了,加上杨文远在自家读书,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又是即将成为自家人,所以平日里没这么多的礼节,这一下行礼也不是,不行礼也不是。 杨文远也是爽朗一笑,拱手道: “嬷嬷多礼了,久闻嬷嬷名声,我叔母不久前还念叨着我如锦妹妹调皮淘气,想着哪日寻嬷嬷你来家里管教呢。” 孔嬷嬷明白这是场面话,杨都指挥使家和平阳侯府杨家这方面的管教女使和嬷嬷自是不缺,哪里用的上她。 “小侯爷谬赞了,老身只是略有薄名而已。” 随后杨文远又同盛老太太、王若弗各打了声招呼,就进门读书去了。 临别前,特意微微驻足,看了眼侍立在一旁的华兰。 眉如远山,不画而黛,唇似樱桃,不点而朱。 一双秋水明眸更是波光流转,顾盼神飞。 见杨文远看向自己,华兰樱唇微抿,美眸一瞥,偷偷给了杨文远一个娇嗔的白眼。 ‘登徒子!’ 杨文远心领神会,随即嘿嘿一笑。 登徒子? 马上就要过门,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登徒子了! 系统,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看着杨文远离去的背影,孔嬷嬷不由得点头道: “汴京里一直传闻齐国公府的小公爷是翩翩君子,温润如玉,今日一看,杨小侯爷也是不遑多让,还多了几分豪气。” 说着,孔嬷嬷朝王若弗笑道: “恭喜大娘子了,得了这么个好女婿,你家大姑娘的日子必定是顺风顺水,一生如意了。” 王若弗自是喜不自禁。 华兰有了这么好的亲事,她心里比谁都高兴。 就算这些日子被人提了、夸了这么多次,但王若弗却是怎么都听不腻,越听越上头,越听越开心。 说着话,王若弗领着孔嬷嬷去盛家为她提前备好的马车,马车后边堆满了足足的礼品。 单论谢师礼远没有这些,但谁让孔嬷嬷当了王若弗的“嘴替”,帮王若弗好好教训了一顿林栖阁的几人。 所以王若弗一高兴,出手大方得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