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朝廷动向、科考结束-《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2/3)页

    看着旁边的辽国每年平白从大周这收取这么多的岁币,西夏再看看自己每年就那么点“岁赐”,当然不乐意了!

    我也要!

    名头不重要,钱你得给足啊!

    其实给西夏相同的岁赐,其实大周也不是很在意,毕竟同和西夏互市比起来,给出去那么点钱也并不多。

    但是和打不过辽国相比。

    伱西夏就这么大点地方,你说要钱我就给你,我大周的面子都不要了?

    所以大周高层已经有了同一意向。

    既然你西夏要打,那就打!

    正好拿你西夏练兵!

    没错,大周还是有些武德在身的。

    军中大佬们都想着先拿西夏练兵,验证实力,若是没陷入战争的泥沼,那就考虑再向辽国动兵。

    况且灵州是大周的养马地。

    本来大周适合养战马的地方就不多,战马产出受限,每年都需要从西夏高价购买战马。

    若是这下灵州也没了,那大周雄起的日子恐怕还得无限往后推延。

    而杨文远的堂兄杨文彦,就是身处宁远侯顾偃开的帐下,在灵州驻防,相当于前头兵,后续还有更多的军队准备往灵州开赴。

    因此,杨文远看着眼前的题目,心里的想法那是再清晰不过了。

    杨文远一边写,一边心里升起些许怀疑。

    莫非这就是皇帝之前答应的赏赐?

    毕竟以杨文远的出身,只要平常多看些这方面的消息,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其实这是杨文远想多了。

    毕竟这又不是殿试,还不值得皇帝亲自制定题目。

    之所以会出这些题卷。

    其实是朝廷在释放出一种信号。

    毕竟若是同西夏开战,肯定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朝廷才会在各方面释放出自己的态度。

    说不定这些天朝廷的邸报里,关于西夏和灵州之间的各类信息也会逐渐增多,诸如西夏挑衅边境,不臣之心昭然若是之类的。

    先同一大周内部声音,突出战争的正义性和必然性。

    接下来大周“无奈防守反击”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纵使接下来的税收重一些,在国家大义面前,也不会激起太大的民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