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虽迟但到-《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2/3)页
    之所以很多武勋世家在外征战的家主一死,家族就会很快落寞。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家主出征时,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控军队,会在军伍中安排很多自家人。
    而老平阳侯边关一战,为了守住大周门户,把整个守军都打没了。
    老平阳侯那代本就子嗣不旺,如今更是人丁凋零。
    边关许久未起大战,只有零星的小规模战斗。
    老平阳侯认为这是个刷经验的好机会,所以大手一挥,把杨家在军中的众多骨干一起抽调了过去。
    本以为是个混资历的好差事……
    结果一战之后,大半个杨家没了。
    好在当初为了留守候府的孤儿寡母,老平阳侯没把候府的亲兵抽调干净,留下了不少亲卫。
    不然,等杨文远穿越过来,留给他的就只有空荡荡的候府,以及索然无味的金山银山。
    也不全是,为了照顾杨家,官家拔擢了唯一剩下的小叔叔,杨宇卿暂代西厢指挥使的职位。
    显然是把这个位置留给杨家的。
    杨文远这次来扬州,不光是对袁家抽冷子同时自污名声,也是为了招人。
    越是繁华的地方,土地兼并越是严重。
    而那些处于温饱线之下的农民,就是最好的招募对象。
    别管忠诚不忠诚,先把人招了,然后弄到候府的庄子里。
    不要小看一个从开国到现在还能统领一军的候府,强盛了这么多年,明里暗里,中间不知道兼并了多少庄子。
    放下一些人那是绰绰有余。
    凡夫俗子的我愤世嫉俗,超凡脱俗的我重拳出击!
    将经过考验的,送到汴京附近的庄子。
    再考验一番,然后让他们娶妻生子,就可以送到候府了。
    这样就可以解放原来的候府老人,让他们顶上更重要的位置,也算是安抚人心。
    不到半天,原本的四十个亲卫,就只剩下了十个,其余全都散了出去。
    杨文远也找个了园林住了下来。
    左右无事,想着见识一下扬州风光。
    一个人又有些无聊,便上门邀请盛家子弟一起。
    盛紘自无不可,高兴地把杨文远迎进门。
    盛华兰一听杨文远来了,连忙躲进了寿安堂不出来。
    盛长柏认为袁家不是个好亲家,心里有点感激杨文远,但又有些恼怒他坏了盛家的名声,一点不留余地,所以纠结一番后,以要读书之名婉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