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百官之中,亦是一片哗然。 别看李善长依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可朱元璋登基之前,这个位置就是李善长的,朱元璋提上这么一嘴,对李善长根本没什么影响。 反倒是刘伯温,成了妥妥的赢家。 这段时间不少官员都在猜测,陈友定接任左都御史之后,刘伯温会被安排个什么职务。 有人猜刘伯温会执掌六部,也有人猜测刘伯温会直接入中书省,担任个右丞或是左丞,甚至是从一品的平章政事。 谁曾想朱元璋上来就是一个右丞相,直接砸在了刘伯温的脑门上! 青田公...要当相国了? 不少浙东官员一阵狂喜,认为自己今后可算有了主心骨了! 别看刘伯温前几天,好像狠狠“坑”了东南文官们一次。 但这都不重要。 事情已经发生了,继续纠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团结在刘伯温身边,从勋贵手中争夺地位和话语权,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再说了,就算他们想要报复刘伯温,表面支持刘伯温也不失为一步妙棋。 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 说到底,只有想办法不被人察觉的绕到身后,才能够在对方最懈怠的时候,狠狠捅上一刀! 这个道理,刘伯温自然也懂。 面对众多同僚释放而来的善意,刘伯温并没有感觉到一丝欣喜,反倒觉得他们脸上的笑容透着一股子森寒,分外可怖,看着就像是奔自己这条老命来的。 “伯温呐,怎么还不谢恩?” “难不成你觉得右丞相不够,想当个左丞相?” “哈哈,这个咱可给不了你啊!” 刘伯温被这豪爽的声音吓得一激灵,赶忙拜谢道。 “臣,谢圣上隆恩!” 嘴上说的欣喜,可刘伯温低垂的老脸上,眉毛胡子皱成一团,透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 无声的叹了口气,刘伯温终于直起身来,看似神色如常,实际心如刀割。 天地良心! 我刘伯温,真没想当这么大官啊! “这就对了!” “伯温呐,北伐在即,你和李善长可得通力合作,万不能拖了大军的后腿。” 朱元璋也是个人精,明明知道刘伯温和李善长不和,偏偏却还要给他俩安排到一起,互相制衡。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给刘伯温交代工作,实际上却是连李善长一起敲打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咱给你俩安排到一起,你俩怎么斗,咱不管,但你俩不能对咱有意见,更不能影响了北伐大业! 瞧瞧,多霸道啊! 刘伯温能怎么办? 当然是谢恩呐! “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效死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