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在姜宁和供应商的沟通中,姜宁提出如果他们自己去点对点的抢救货物,可不可以? 得到肯定回答之后,姜宁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集合起来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结束的后,大家立刻各司其职的行动起来了。 不到两个小时,五辆大货车出发,还有一辆客车上载着公司所有能调度的员工。 她决定亲自去抢救货物,能抢救多少就抢救多少。 到了库房之后,姜宁才知道他们想的太简单了。 真正完全做好的成衣不到订单的百分之十,这部分是直接可以搬上火车运走的,但还有百分之九十的货物是半成品。 这部分直接搬走没有用,找不到半成品加工厂,他们要么弃了这部分货物,要么就地加工。 姜宁选择了后者,她从供应商那边请了几个人做技术指导,她带着员工们一起动手,亲自加工半成品衣服。 仓库的积水到膝盖了,一开始他们全都泡在水里面,脚都泡的发白了。 最后还是供应商这边一个相熟的业务员给他们找来摸鱼服,其实就是将胶鞋和雨衣连在一起的一种衣服,就像背带裤一样,但是是那种非常臃肿的背带裤,毫无美感,穿在身上没一会儿就闷出一身汗。 但至少比双脚泡在又脏有臭的水里好太多了,条件艰苦,大家同舟共济,谁都没有轻言放弃。 当然,这得益于姜宁给出的承诺,等这笔订单完成,所有得利全部以项目奖的方式给到员工,瞬间让员工们充满了斗志。 她做过员工,所以更加知道员工想要什么,给他们画大饼,不如直接给钱来的实在。 现在的人都很聪明,画的大饼和真的大饼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切实的利益才能打动人心。 在真金白银的激励之下,员工们都表现的充满热情,干活的速度快了许多,三天的时间已然快将余下百分之九十的半成品处理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