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芒种。 二十四节气里第九个节气,这个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晚稻之类的农作物,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会很低,要赶紧忙着种植。 所以,这个节气叫忙种是不是更适合一些? 好像也不是很合适,起码放在当地并不合适。 在关中地区,这個时节没人种地,毕竟是种植小麦的地域,这时候地里的麦子成熟,要赶紧忙着收割麦子。 所以应该叫忙收。 他们生活的地方属于市区,饶是这里没有麦地,但仍能看到许多停在马路边的收割机。 从旁路过,能看到机器旁边有人或坐或躺的待在阴凉处,这些都是麦客。 凭着一膀子力气,顶着日头,拿把镰刀在地里帮着主家收割麦子,以此来混口饭吃。 很苦很累。 不过现在有了收割机了,即便当麦客,也不用拎着把镰刀在地里吭哧吭哧的干活,都是开着收割机收,花不了什么力气,而且请他们收一亩地据说还价格不菲. “师傅,你们收一亩地的麦子要多少钱?”林洛捏下刹车,让小电动停在路边,旋即挑头朝着一个躺在树底下乘凉的壮实汉子询问。 “九十。” 见有生意上门,那个被搭话的汉子忙不迭的坐起身,“你家多少亩地要收,要是地多的话,我给你算便宜点。” “噢,我家没有地,我就是好奇问问。” 说罢,他拧动车把,小电动悠悠远去。 九十块,也挺贵的了。 十亩地就是九百,一百亩地就是九千。 看这样子不少挣啊。 “这么一趟,辛苦是辛苦点,但我粗略一算,就这短短的十天半个月的感觉能挣好几千,甚至上万块。” “挣这么多?” “昂,我刚问的你又不是没听见,他们收一亩地要九十呢,听说现在的收割机效率高,一天就能收几十上百亩的。” 姜离暂时没去接言,瞧瞧马路两边的收割机车队,整体红色的大号机械整齐的码在路边,一眼都望不到头, “即便你说这机器效率高,但这么多机器,怕是这里没那么多麦子让他们收吧?” 说得有理,这哪有麦子,大马路上的,但又不是搁这收,或者说不全是搁这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