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章:谁之机遇(六)-《北朝汉月》


    第(2/3)页

    说完这句话,他袍袖一拂,径直离开了太极殿。

    ……。……

    随着录尚书事、上党王元天穆的离开,众臣也纷纷相继告退,于是大朝会提前结束。元子攸既已扳回一城,对此也没有苛责。他留下御史中尉高道穆、廷尉卿杨机二人,请他们到太极东堂议事。假城门校尉、通直散骑侍郎元整,城门司马、员外散骑陆康。也被近侍告知前往太极东堂,在外间等候天子的宣召。

    高道穆、杨机两人随乘舆到得堂内,不约而同的向元子攸致贺:“陛下今日当着众臣批驳上党,得以稍振朝纲,臣等虽无寸功,却也大感振奋。”

    “这些套话就不用说啦!”元子攸心情不错,态度十分随意,“朕把两位卿家请来,是为了商议遴选廷尉司直的事情。”

    “启禀陛下,此事早有成例在先。如今依太和故事,置司直十人,名隶廷尉,秩以五品,选历官有称,心平性正者为之即可。”高道穆回答道。

    “高中尉之言,固为持正之道,微臣也很是赞同,”杨机拱了拱手,“但依据如今朝堂上的情势,似乎可以稍稍变通。”

    “如何变通?”元子攸笑着问道。

    “这是微臣的一点浅见。微臣以为,如今朝政为尔朱党羽所控制,常指使御史攻讦不愿附从的诸臣,气焰颇为嚣张。陛下选用廷尉司直,可优先择取曾与尔朱氏为敌、并且兼资文武之人充当,则必能勇于任事,抑制尔朱党羽的气焰。”

    “曾与尔朱氏为敌?”元子攸脸色微变。他当然明白,哪些人曾与尔朱氏为敌,而元颢就是得到他们的拥戴,才能够在洛阳与河南盘踞两个多月的。

    对于这些人,元子攸能够理解。他们当日选择了元颢,没有跟随他,是因为他乃是尔朱荣所立,也受制于尔朱荣派出的元天穆等人,可以说是尔朱党羽的招牌。然而,这些人毕竟反叛过他这个天子,其内情与杨昱、高子儒、还有面前这杨机大为不同,他在心理上一时难以重新接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