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帝死(下)-《德意志之剑》
第(2/3)页
“虽然真正的勇士都喜欢战死沙场,但是朕觉得,还是在床上比较合适。”
想到妻儿就想到阿尔托莉雅,说起来兰迪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她见面,所以非常思念,一想到她就觉得不行。
在清点战利品、战俘、重新归拢军队治疗伤员等等,一系列事情忙完后,兰迪大声向他的军队宣布:
“现在我们可以回家了……”
简单的一句话,便让诺曼大军欢呼起来,毕竟士兵们连续征战一年有余,已经消耗极大的精力,那些正规的职业军队还好些,但是那些非正规临时征召的部队,却都无一例外,产生严重的思乡情绪,如果不是兰迪的威望压得住,而且一直在打胜仗,战利品收入不菲的话,军中恐怕早已出现逃兵现象。
不过这一切总算结束了!
虽然横在诺曼帝国和兰迪军之间的,还有勃兰登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但是兰迪并不觉得这个手里只有一万兵力,而且大部分都是农兵的苦逼公爵,有胆量阻拦自己,最聪明,而且最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直接开城投降,兰迪说不定还能给他一口剩汤喝。
最终阿尔布雷希特也是这样做的……
得知自己皇帝兵败身亡,诺曼八万大军直扑勃兰登堡而来的时候,阿尔布雷希特反而松了口气,发出这样的感慨:
“原来先来的是皇帝,我的性命总算是保住了。”看起来不用遭受诺曼皇后的屠杀,让这位公爵觉得相当满意,并且当机立断出城投降。
对于这位在北德意志享有声望和权力的工具,兰迪并没有过多的为难,只是让他把农兵和封建骑士全部解散,只留下一千人的守备部队,之后就大大方方进入勃兰登堡城,挑选当地最富有的商人别墅作为临时行宫住下去。
回国的道路一片坦途,经历无数次大规模的作战,并且成功活下来的士兵感慨万千,获得兰迪的准许之后开始自发组织起来,北上日德兰半岛或者波美拉尼亚,乘船回到英伦,或者回到斯堪的纳维亚,或者走陆路沿着已经修建大半的日德兰半岛至新斯堪的纳维亚交通道路,回到普鲁士或者立窝尼亚,总之这些人选择离开了,带着大量的战利品,以及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话题离开了。
兰迪身边只剩下三万七千左右的正规军,这也让得到消息的其他国家松口气。
“看起来这个北方的野蛮人,终于不想再继续打下去,否则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比如说得到消息后的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就非常开心的自言自语,晚餐多吃不少,又喝了好几瓶今年新酿造的葡萄酒,和他持有相同想法的,还有如今正在黑森担惊受怕,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消灭的路西维德,远在罗马的教皇圣座,甚至连伊比利亚半岛的各个王国,也都认为兰迪能够消停一段时间,对基督世界来说是件好事。
这种思想在慕尼黑,目前仍旧和兰迪处于敌对关系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心中,却稍微变了味。
作为腓特烈最重视的拥护者蒂利将军,听闻君主阵亡之后如丧考批,精神不振,但他本身终究是一位佣兵将领,而且与腓特烈的关系也是雇主和佣兵的关系,如今雇主死了,作为佣兵的义务也就消失了,就算他想要去报仇,也付不起上万佣兵的雇佣费用。
其他人,包括如今擅自宣称巴伐利亚公爵的亨利,还有急不可耐拿着腓特烈的承诺书,宣布自己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奥地利公爵艾伯特,这两个人也都不想继续和兰迪打下去。
“如果按照那个家伙说的,她的复仇对象只是针对腓特烈家族,那么现在她已经称心如意,谈判吧!北萨克森那种贫瘠的土地,他想要就给他好了。”已经完全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自居的艾伯特二世,在军事会议上这样宣布,似乎与他达成某种协议的亨利,也点头附和他的话。
这两个人紧接着转过去,看着另外一个已经隐约被排挤出决策层,却仍旧掌握上万佣兵部队这种强大军事力量的人。
蒂利将军颤巍巍的举手,最后又无力的垂下。
“那就这样吧!”
说完后蒂利将军就佝偻着身体走出去,这是老将军最后一次出现在大型历史事件中,在这之后老将军解散了他的佣兵部队,把他几十年的积蓄分发给这些佣兵,并且再三感谢这些战士,之后就黯然离开了慕尼黑。
在这之后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关于这位将军的记载……
有人说他离开了慕尼黑后遭遇强盗,被吊死在了路边,衣服和钱财全部被抢走。
也有人说他拿着所剩不多的积蓄回到伊比利亚,在乡下买了一些田产,安然的度过了晚年。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龙套的戏份只有那么多,而且还能得到一个安然隐退的结局,这就不错了,真正惹人注目的仍然是舞台之上冠冕堂皇的帝王将相,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在勃兰登堡安然度过三天后,兰迪又开始忙碌起来。
情报体系太过完全,貌似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信息量实在太过庞大,分析起来费时费力,幸好兰迪还算一个勤政的皇帝,一头扎进大堆情报里后,很快分析出,神圣罗马帝国希望议和的要求很可能是真的。
但是过了几天后,兰迪又被另外一个消息给激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