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殷勤谢红叶-《苏幕有遮(重生)》


    第(3/3)页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学,钟声一响,早就收拾好东西的众学子像脱缰的野狗一样蹦起来。有些性子急的,则干脆就从窗户里跳了出去。

    等到把文章背诵完后,意犹未尽的夫子睁开眼,便发现屋子里只剩下一个人还在慢吞吞的收拾东西。

    毕竟身子弱,看着那些宛如踩踏现场样的人群苏幕就发憷。

    不明真相的夫人对这位行事沉稳的学子很是欣赏:“不错不错,君子就要其徐如林。”他夸赞了几句后突然有些感伤:“哎,上一次这么有耐心的还是六年前的岳清呢。可惜啊,自从他离了学馆,老夫便再也没听过他的音讯了。”

    夫子一边收拾教具一边絮叨,苏幕不好先离去,便只能恭敬的在一旁听着。

    不过也没耽搁多久,这位夫子似乎就是顺嘴一提。在感慨岳清估计是落了榜,所以才不敢联系故师旧友后,他便勉励了苏幕几句便离开了。

    慢悠悠走在学馆里,苏幕只能感慨考学这种事果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渊文风昌盛,所以每届科举的人数都居高不下。那些没有中举的有很多会一届又一届的去考,所以白发苍苍的老翁比比皆是。

    想想参加的人,再想想每年只录取二百左右的名额。苏幕再一次确定自己是走不了科举的。

    大渊的童子多三岁开蒙,等到了十来岁便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相比之下,三年前刚穿越过来的苏幕连繁体字都认不全。真要去参加科举,想来纵使苦读个几年,他依然会连童试都过不了。

    虽然苏家在学馆为苏幕安排了住处,但他却连去都没去过。找了邺城最好的医馆开了证明后,苏幕直接申请了走读。

    开玩笑,他可不信苏家会不知道丙三班有个视杨家如仇敌的李松。所以用脚趾甲想想,四人同住的寝舍里肯定也不会太平多少。

    一场秋雨一场寒,敖文不放心苏幕的身体,最终还是请李大夫给苏幕把了脉。而李老头也不负众望,很干脆的又开了个滋补方子。这两日府里得了嘱咐,每个人都对他虎视眈眈,只要开口都必定会先问一句话:公子,您喝药了吗?

    若不是如此,苏幕也不会那么痛快就应了柳雁的邀约。毕竟在这种潮湿的日子,窝在家看书才是最舒适的选择。

    小武在门口接到了人,有些疑惑的把一封信递过去:“我也不知道这是那来的,一错眼它就在车辕上了。”

    苏幕接过信,信封上是铁画银钩的四个字:苏幕亲启。

    咦,字迹有些熟悉。

    撕开信封,里面只有一片枫叶。

    而枫叶上则题着一行字:流水何太急。

    小武把马车掉头,一回头就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物:“公子你脸怎么红了?”

    苏幕捏着那枚红叶,用力扇了扇风:“气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