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长亭外-《秦末大翻车》
            
            
            
                
    第(1/3)页
    当宋道理穿着一身粗布衣,背着行囊,牵着旺财,头戴斗笠从北城的城门口混在人群中离开寿春,来到城外后。
    此时,燕何也早已换上了一身简朴的衣服,在此恭候多时。
    “走吧。”
    城外的燕何见宋道理从出城的人群中走了出来,利索地上了马。
    宋道理回头又看了看身后的寿春城,感慨良多。
    “你倒是比我还潇洒,别忘了,你爹还在里面呢!”
    宋道理捋了捋旺财乌黑的鬃毛,给他喂了些草料。
    燕何调转马头,面向寿春城,也看了看寿春的匾额:“再留恋也无用,我必须要走。快走吧,要不然我们今晚怕是要露宿野外了。”
    “好!”
    说罢,宋道理拍了拍马背,上了马,两腿一夹,催马前行。
    “走!”
    随着宋道理一声高喝,两人骑着马,并列着离开了寿春城。
    冬日的夜晚来的早,当他们离开寿春后,日头已经偏西。
    就在前方的不远处便是十里长亭,古人送行的地方。
    长亭外,古道旁,荒草离离,鲜柚鸟声破静,夕阳西下,照得天际一片火红。
    这番景象到别有一番风味。
    “我上学的时候学古诗,常学到长亭意象,没想到今日还能有个真情实感。”宋道理遥望着不远处的亭子,不经有些感触。
    “来,看我做事一首。”
    宋道理绞尽脑汁,不断拼凑着自己学过的诗句,可这脑子就是不争气。
    越想脑子越罢工,最后脑子只是不断回放着《静夜思》了。
    “怎么,不是作诗一首吗,说啊!”燕何看着宋道理一脸痛苦的样子,半天憋不出来一个字来,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自己做不出来,又被燕何无情嘲笑,宋道理心中很不是滋味。
    人家主角对于古诗张口就来,就自己想了半天都憋不出一个字来,要怪只能怪写自己的作者没文化,肚子里没墨水,扯不上对应的诗句。
    二人骑着马,渐渐靠近长亭。
    只见亭内似乎站着一个人,并且还摆放着一张桌子,三张席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