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孔子都搬出来了-《大唐神级太子》


    第(2/3)页

    说罢程咬金不等李世民开始,自己就已经吞下了半盘的茄子。

    随后说道:“嗯,这茄子烧得不错!很有味道!味道好极了!”

    如此,便没了。

    令得众人是无比郁闷。东西给他吃就是一种浪费!

    可是说到反季,此时有人坐不住了。

    此人便是萧瑀是也。

    他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这个时候所说的话,一多半也是不利于李承乾的话。

    既然都想说了,李世民只得让他说,再说什么,这家伙也算是开国功臣了。

    于是便道:“萧瑀,你有什么见地,可以说说看。让大家听听看!”

    “孔子说过: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萧瑀说的是孔子有名的“八不食”理论,其中包含的饮食理念非常先进,不新鲜,变色味的东西不能吃,烹调不当例如烧焦了的东西不能吃,反季节的蔬菜水果不能吃,三餐要定时,动物的一些不宜吃的部位不能吃,市场上不卫生的小摊上买的东西也不能吃,很是讲究。

    “陛下,孔子对此早有精辟的论述:“其中:不时,不食。就是说,不符合时令的菜就不吃。而太子殿下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臣以为,这恐怕是不好的。且如此一来,开支十分之大,让人民知道了,有恐不利于民也!”

    萧瑀说得可真是有理有据,让人无从反驳。

    但是这话听在李承乾耳朵之中,却是笑笑面对之。

    在他的那个时间,反季的水果蔬菜,还不是一样吃?

    也没见过吃死过人的,孔子时代的人们对于这些事物还是处于未知,当然少去碰的好了。

    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反季节蔬菜。

    《汉书·召信臣传》则明确记载了古人吃反季节蔬菜一事。召信臣是当时有名的奉公守法的官员(循吏),当时皇家蔬菜特供基地“太官园”种植反季节蔬菜,每年开支很大。

    召信臣便建议不要这样:“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乃它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

    “蕴火”是一种不起火焰的燃烧方法,目的是为室内增温,利于蔬菜生长。召信臣称反季节蔬菜是“非法食物”,不能吃,显然这是大忽悠,其真实目的是劝皇家不要太奢侈。但为皇家生产、供应反季节蔬菜,在两汉时期均没停止。

    直到唐朝,人们还是少去碰这温室蔬菜。也是因为成本太高了,产量也是跟不上。也没有人去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