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兴化战役(一)-《汉明》
            
            
            
                
    第(3/3)页
    又一阵“隆隆”声从趴在地上的北伐军身后响起,一样地轰鸣。
    甚至,迅速盖过了一千八百战马的蹄声。
    炮弹,如同暴雨般地洒下,足以淹盖这群满清勇士。
    其实,这种炮弹的威力非常小,小到只能涉及方圆二、三丈的距离。
    甚至于弹片无法击穿铁骑身上的铁甲。
    但,蒋全义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形成了局部的密集覆盖,这就是名将的雏形。
    清骑以五纵列出城门,就算左右散开,以三里的距离,怎么可能做到疏散?
    巴山的用意,无非就是冲击和碾压,又怎么可能会刻意地去控制骑兵密度?
    鞑子本来就不擅长阵列,打仗靠得就是一个字——冲。
    这是他们的天生优势,以攻为守,无往而不胜。
    但,兵器的克制,也是先天的。
    特别是刻意地克制,那效果就会成倍的扩大。
    闭上眼睛,去体会那种被八百门炮齐射的酸爽吧。
    这就是一场人为的“灾难”。
    虎蹲炮的优点,不是它的威力,而是它发射快,如同此时西欧的速射炮。
    一分钟就能打三、四发,甚至在十二发之内,不需要清理炮管。
    这是一场铁雨,飞溅的弹片,就算击不穿骑兵身上的铠甲,也足以嵌入战马的内腹。
    腥、风、血、雨,毫不为过。
    清骑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完全地被笼罩在这五、六里方圆之内。
    除了战马的嘶鸣、混乱的嚎叫、凄惨的哀号……再没有人可以逼近咫尺之外的趴在地上的北伐军士兵。
    这个咫尺距离,仅仅为百步。
    这个距离,便是生死线,清军难以逾雷池一步。
    出城前豪言壮语的巴山,在第一轮炮弹爆炸时,就被受伤的战马甩下,幸亏战马马腿受伤,否则,战马发狂的速度,得拖死他。
    但这也让巴山逃过了一劫,不得不说,战马是通灵性的,它们有着先天的避险功能。
    可奇怪的事就这么发生了,或许战马是被炸晕了头了,当巴山的战马,一瘸一瘸地拖着已经昏迷的巴山,来到北伐军阵前数十步时,所有人都愣了,就算什么?临阵投敌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