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颗见风就长的种子-《汉明》
            
            
            
                
    第(2/3)页
    就算厉如海、鲁之域部合二为一,二人身先士卒,也无法短时间击穿清军包围圈。
    这场仗持续的时间最久,双方的战损也最低,可场面却最大。
    双方动用了三、四万的兵力,在沥海滩涂上打了整整一天。
    ……。
    方国安有种赴死的感觉。
    但他没得选择。
    既然选择背叛清廷,那么眼下唯一能收留他的就只有庆泰朝了。
    选择在此时归降,方国安也是经过仔细斟酌、衡量的。
    锦上添花,最多只是凑凑热闹,可雪中送炭,会被人记一辈子。
    正是这个原因,方国安就毅然决定在这个时候反戈。
    可他是真没料到,吴争会让他率部突击绍兴府。
    这是送死啊,绍兴府有金声桓驻守,驻有八千鞑子精锐。
    不说方国安自己只有不足五千人,就算翻一番,有一万之众,也无法啃动绍兴府。
    就更别说,鲁王监国时,做为临时首都已经对绍兴城进行了必要的修缮。
    可方国安能拒绝吗?
    不能。
    既然没有再在清廷旗下待下去的兴趣,那么这个投名状就必须交。
    不交不行,否则以何面目站立于朝堂之上,与旧时同僚把臂言欢?
    事实上,方国安反而有些感激吴争给了他这个机会。
    此战打得越狠,他的功劳就越大,领兵多年、久居高位,方国安如果连这一点都想不到,那一把年纪就等于活在狗身上了。
    有了这个认识,方国安的部署就显得有条理,一如行云流水般了。
    他没有分兵,原本按吴争的交待,他所需要的是拖住绍兴府驻军,不要让清军出城增援三个方向,方国安就算立下大功,完成任务了。
    所以,虽然凶险,但还不至于要了方国安的老命,这一点方国安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