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下面有人会说汉话,刘细八心中稍微安定了一点。 好歹能沟通不是? “公孙将军?哪位公孙将军?要我们去哪里?” “你们大汉的平州牧,公孙恭将军,救你们去高句丽,立刻开门,否则我们就要认为你们已经叛变了公孙将军,要对你们不客气了!” 说着,那喊话的高句丽将领一挥手,身后的弓箭手齐刷刷是拉弓引箭,一副随时会强攻的样子。 啊?高句丽? 那穷山恶水的,谁要去啊? 再说了,我们的家,我们的地,还有地里的庄稼都在这里呢,去了高句丽,我们吃什么?种什么?用什么? 刘细八只觉得牙根都要疼了。 可要是不同意,一场血战恐怕也难以避免。 “这位将军,我们刘家营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恐怕搬迁不易,我们愿意献出钱粮财物,可否和公孙将军美言两句?” 下面再无答复,刘细八的心算是彻底凉了。 他叫来鹿子说道“鹿子,你是我们刘家营跑步最快的,你快点逃出去,到县城找县令,请援兵来救我们,否则我们要么死,要么就得去高句丽了,快去!” 那被叫鹿子的人连忙点头应了一句,转身就跑了起来,也不知道会从哪里逃出这包围圈,去县城求援。 墙下的高句丽军只稍微等了半炷香的时间,见邬堡的大门还是紧闭着,立刻下令攻打。 刘家营的百姓虽然有保卫家乡的决心,但无论是军械还是作战经验,哪里是高句丽军的对手。 再加上高句丽军不断高喊着汉语“弃械不杀”,不少人看到前面的村民被砍掉脑袋后就吓的跪在了地上,至于能平稳心态射出最有杀伤力的箭矢的人就更少了。 当刘细八看到高丽军打开了邬堡大门的时候,就知道大势已去,他让儿子和几个族人帮自己遮掩,大步逃回家里,然后拉着一直在院中等待消息的妻子、儿媳和孙子孙女往地窖走。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开门!” 将地窖关好后,刘细八又找来很多木材挡住地窖门。 外面的惨叫声,女人和孩子的哭泣声,狗吠牛叫声,不断的钻入到他的耳朵里。 他知道,他的邬堡,他的族人,正在经历一场不敢想象的劫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