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神龙政变太蹊跷-《我能锻炼精气神》
            
            
            
                
    第(1/3)页
    张文博一听,原来是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更加没有了谈话兴趣。
    他对武则天的行为,本来就没好感,和儿子抢东西,认为她做的太无耻。
    这种争权夺利的勾当,有什么好怀疑的?
    于是兴趣缺缺,打算结束这次无聊的谈话。
    古教授已经被提起话题,竟然毫无察觉,他对这些问题不感兴趣。
    依然继续说道:您可别忘了,当年武皇,八千内卫,个个乃是剑技高手,能以一敌十。
    除了一部分人,四处奔走在外,为她刺探情报,搜集大臣不法之外。
    尚有三千内卫,日夜在武皇身侧伴驾,此事千真万确,并非杜撰。
    要不然,武皇如何能够慑服朝臣,安若无事?
    这些女内卫,乃是武皇多年以来,从民间召集的孤儿,亲手培育长大,对她忠心耿耿,日夜保护与她。
    她们的唯一职责,就是保护皇帝安全。
    别说武皇昏聩,便是驾崩,她们也绝不会忘了自己的职责。
    除非派出数万人以上军队,不然,无法靠近武皇身前半步。
    当时,张柬之等人,只凭区区五百禁卫军,是如何政变成功的?
    如果武皇,真是这么好对付,他们何必会等到今日?
    张文博不以为然的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趁其不备,以少胜多的事例,所在多有,不算什么。
    古教授不理他,继续说道:此其一也!
    第二点:当年则天皇帝,已经打算还政与李唐,李显已经是太子之尊,武皇已经八十多岁高龄,时日无多。
    他只需安心等待即可,没有理由发动政变。
    以子凌母,对帝王来说,乃是天大的污点,除非万般无奈,无人肯这么做。
    事实上,李显当时,的确是不愿意参与的,连宫门都没打开。
    太子都不愿意,别人就更没理由擅自做主,担上一个造反的罪名;
    事若不成,便是灭九族之大罪,何敢轻易为之?在武皇多年积威子下,又何来这么大的胆子?
    他们几个,要真是如此为大义毫不惜身之人,则天皇帝也不可能重用他们。
    至于外人牵强的解释:说大家担心张氏兄弟,会图谋不轨,完全是扯淡。
    凭五百兵士,就能政变成功,说明张氏兄弟,并没有造反的实力;
    没有实力,又如何能够威胁到别人?
    如果他们真有这种心思,怎么可能,只凭区区五百人,就能杀了他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