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整个二十世纪几乎二分之一的解析数论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是同时建立在黎曼猜想成立和黎曼猜想不成立这两个假设上的。 包括数论领域的核心理论素数定理, 如果黎曼猜想成立的话,π(x)=Li(x)+O(xe{-1/15√lnx})这条公式将可以被推广成π(x)=Li(x)+O(√xlnx)这种简洁明了、且更加的精确。 而这一成果,是科赫于1901年,在基于黎曼猜想成立的乐观情况下做出来的,并且也仅仅只是黎曼猜想的丰硕战果之一。 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 由此可见,在黎曼zeta函数恐怖的延拓性面前,哪怕仅仅是一个“猜想正确”的肯定回答,对于整个数学界的影响都是核弹级的。 甚至于,哪怕抛开那上千条因为黎曼猜想而荣升为数学定理的命题,这句话同样成立。原因无他,黎曼猜想就像一座索道,在它的两侧分别是代数与几何这两座大山。 证明了它,就有希望将这两座大山连接在一起,而统一代数与几何。 这几乎是数学这门学科诞生以来,最接近核心的一个终极命题,就好像物理的大统一理论一样。 虽然数学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到今天为止数学的分支也越来越多,但数十个世纪以来的学者们却从来没有真正放弃过对那些古老命题的研究。 研讨会主办方给参会数学家们预留了会议第一天下午、晚上和第二天上午自主研讨、思考及消化时间。 下午、晚上及第二天上午,来自全世界的数学家们,有些自由组合,讨论各自见解、相互促进消化。极少数的大拿则是在宾馆房间里,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 1秒记住顶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