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整顿朝纲-《异界之我在大明有个家》


    第(1/3)页

    第二日,曹公公在寝宫外道:“启禀皇上,该沐浴更衣,上早朝了。”

    一切收拾妥当,何云尘说道:“今日早朝,当真要好好整治一下文武百官。”

    “承乾殿中,文臣武将皆已到齐,在跟身边大臣,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上,昨天刚醒来,就召集大臣们上朝,不知是不是决定答应大和国使臣,提出的要求了。”

    “唉,先帝突然驾崩,皇上又年幼无知,体弱多病,刚把持朝政。”

    “只怕,这朝堂是要乱了。”

    “听说丞相今天联络了一帮大臣,准备联合上奏向皇上提出,让丞相监国。”

    “丞相这是想夺权,如此让我等武将如何是好,几位国公就没有什么想要做的吗?”

    “长此以往,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国将不国啊!”

    “这就不是你、我,这小小五、六品的小官该操心的事,还是想想怎么站队,活的长久一点。”

    “行了,皇上马上就来了,都停止议论吧。”

    当何云尘走进大殿,一路从御路上走过,来到御座前,直接坐立其上。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只见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人上奏。

    “众爱卿,谁有本可奏。”

    “臣,有本启奏。”兵部尚书李峰谷出列道!

    “爱卿请讲”

    “启禀皇上,臣以为皇上,现在尚且年幼,又刚生一场大疾。”

    “臣,提议由丞相大人,代理监国。”

    “臣,礼部尚书刘德,附议!”

    “臣等附议!”

    朝堂之上除去武将,文臣大半都和丞相串通一气。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鹊无声。

    没有一人敢在此时出来,一边是刚登基的小皇帝,一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

    此时出来就是夹在中间,两边左右为难都不敢得罪。

    “诸位爱卿这是在逼宫吗?是真以为朕,年幼无知,体弱多病,一个不满十二岁的小皇帝好欺负?”

    整个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无一人,敢在此时接何云尘的话。

    何云尘站起身来,释放出帝王气场和金丹后期的威压。文臣武将皆被压迫跪下,抬不起来头。

    文武百官在神情惊惧下,不停的对何云尘求饶!

    “请皇上息怒。”

    “臣……臣等,绝无此意。”

    “那诸位爱卿,是什么意思?”

    “礼部尚书”

    “臣…臣在”

    “按照当朝律法,选举监国是不是文臣除了丞相,武将这边不是也要推荐出来,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公一起监国?”

    “两边掣肘,不使这朝堂成为一位大臣独揽大权,成为哪位大臣的一言堂?”

    “回……回皇上,我大明律法是有此规定。”

    “那众爱卿是何意,欺负朕,年幼无知,让丞相一人监国,好慢慢架空朕吗?”

    在何云尘的威压下,众大臣皆是惶惶不安。

    “臣等知错,请皇上恕罪。”

    “来人,将丞相赵显,兵部尚书李峰谷,礼部尚书刘德压入大牢,听候发落。”

    “太上皇驾崩,凡是胁迫皇太后陪葬大臣,压入大牢抄家灭族。

    “其余诸位爱卿,朕本次就绕过尔等,但是尔等不要让朕在对你们失望。”

    “否则朕,对尔等这一月在朝堂之上的阿谀奉承、不作为等一起数罪并罚。”

    “臣等遵旨。”

    “大和使臣,在我大明朝堂之上大肆叫嚣,辱我大明皇室。”

    “怎么不见尔等像今日一般,群臣进言。”

    ”以为朕,真的就是事事不懂被尔等牵着鼻子走吗?”

    “往后朝堂之上,谁再敢在议事时废话一箩筐,朕要了谁的脑袋。”

    “要是觉得位置坐的舒服了,觉得大明没有你们不行想要飘起来,朕随时可以找到顶替你们的人。”

    “我大明别的不多,数千万贫苦百姓,总是有些为国为民谋利的傲世名臣。”

    “甚至不把朕这个天子放在眼中,爱的只是这个国家和百姓”

    “尔等除了会放一些臭屁,还有一点事,是在为国为民所想。”

    “小心你们的脑袋,朕可不是太上皇执政那三十年。”

    “万事以和为贵,对尔等没有丝毫作用的屁话,还要认真对待。”

    “拿着大明的俸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作为,不为大明百姓做实事!朕,随时要了你们的命。”

    “从今日起废除丞相制,创建内阁,设立内阁首辅三人,文渊大学士四人,代审各地和京城百官递交奏折,将建议票拟纸上,由朕批红。”

    “建立司礼监,立代笔太监,按朕的意思,代理批阅奏折。”

    “建立都察院,司法行政监察权力,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邢狱、肃整朝仪。”

    “建立兵仗局,为我朝大军制造武器,研发新式武器。”

    “建立西厂,监察百官贪污受贿,一经查实交由都察院核实,确认不误,西厂拿人,株连三族。”

    “建立锦衣卫,监察百官,负责皇宫巡逻与保护和情报组织。”

    “白起、孙元化、刘伯温、雨化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臣等在。”

    “上前听旨。”

    “任命刘伯温为内阁首辅,兼任都察院,院长一职监察百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