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近战-《东汉末年生存记》


    第(2/3)页

    押送百姓能强抢民女,能抢夺财物。而来河东是打仗的,一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

    这么一对比,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士兵到统领都有些懈怠。

    郭汜压制住了部下们的意见,让他们赶紧准备。

    霍东吃了一口馒头,然后喝了一口羊汤,早上消灭了四个馒头,二碗汤。

    吃晚饭,霍东带着高顺、张通又上了箭塔上,观察西凉兵的举动。

    三人一人一个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着。

    西凉兵有了行动,从营寨里出去了不少西凉兵。

    霍东三人站的有些累了,坐在粗糙的凳子上,然后又观察到陆续有西凉兵扛着木头回来了。

    “西凉兵砍了这么多的树回来,他们难道是要做梯子吗?我们这是木寨,也用不上攻城梯呀。”张通疑惑说道。

    “有可能是制作木板桥,铺在我们的壕沟上,这样他们就方便攻打我们了,看来郭汜打算今日进攻我们了。”高顺说道。

    “那我们可要崩掉郭汜几颗牙,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固若磐石。”霍东放下望远镜说道。

    有了望远镜,增加了料敌于先的可能,郭汜没有想到霍东竟然会有让人看的更远的东西,通过观察西凉兵的动向,判断出他们要攻打营寨。

    霍东让部下们准备好弓弩,准备在西凉兵进攻时,给他们一个惊喜。

    “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吗?”郭汜问道。

    “将军,再给我们点时间,兄弟们都手生了,现在正越做越熟练。马上就完事了。”部下不敢看郭汜的眼睛,他低着头回答道。

    “还没准备好?你们都是饭桶吗?再给你十刻时间。你要是还没有准备好,你就不用来见我了。”郭汜怒道。

    “是,属下一定完成。”此人说完话后就赶紧出了大帐,去督促士卒抓紧赶工。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在漏壶箭杆上刻一百个格。

    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一刻等于十四分二十四秒。“百刻制”是中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一直到了汉代,“百刻制”还在被是使用。

    太阳都开始向西斜了,霍东见西凉兵还没有来攻打营寨,他都怀疑是否是自己判断错误了。

    终于西凉兵开始列阵了,一分为二,包围住了霍东营寨的西南两侧。

    西凉兵约三人一排,大约十人为列,前面拿着铁盾,剩余的人举着做成像长木筏的东西,举起来可以防弓箭,放到壕沟上就成了桥。

    西侧约有十五个这样的进攻小队,南侧只有十个小队。南侧是大营的寨门,这里必然防守力量更强。所以郭汜把主攻方向放在了相对薄弱的西侧。

    西凉骑兵在分为三个部分,有一部分在西北方向,有一部分在东南侧,这样保护了进攻部队的侧翼。剩下的一部分在大军后侧。

    第一批抬着木筏的进攻部队有约七百五十人,占西凉步兵一半,剩下的人跟在郭汜身边,一旦哪侧的城寨要攻下了,他就会带着这些人压上去,然后一举攻入进去。

    霍东这边应对的有条不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