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上了马车后,贝雅特丽丝也笑着说: “这样一来,帝国又一架战争机器开始进入动员状态了。” 她的目光看向了路易说: “之后,吸引目光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你的梅耶家居可以开始全力运转了。” 路易笑了笑说: “是啊,终于可以火力全开了。” …… 次日,马不停蹄赶回了恩瑟的路易,化身为梅耶,开始了梅耶商会的第二步计划。 又过了一日,在梅耶商会的宣传下,梅耶旗下第三家商业机构-梅耶家居-正式曝光。 是的,梅耶家居,实际上就是为了复刻前世宜家的商业模式。 前世,宜家的成功,很多人将其归为它独特的地缘优势。 他们认为前世瑞D是个典型的第三类社会。 这样的国家,由于福利好、现代化、民主和关心环境,最终造就了宜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 但路易当年做学业作业时,曾多了解了一下宜家的运营模式。 从商业角度来看,造就宜家成功的,并不是它的产品设计。 如果仅仅从设计角度来看,宜家的很多设计,其实还未必有国内林氏木业的设计优秀。 但宜家的每一个产品,都严格遵循三大原则。 性价比。 沟通。 叙事。 这三个原则共同构成了宜家的核心竞争力。 用过宜家产品的人都知道,宜家的产品功能对细节考虑得很到位。 寻常家居,很少会去开发狭长型的置物架。 因为相较于常规家庭配置的大型置物架而言,这样狭长的置物架,太过细分,难以赚到足够多的钱。 但对于宜家而言,他们从不缺少这种查漏补缺类的家居。 再加上整体设计风格简洁美观,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装饰。 再比如宜家售卖的一款马克杯,售价只有2.9元。 它的把手特别小,杯身很短,比一般马克杯矮一截,不太好看。 看起来这款产品有较为明显的设计缺陷。 但核心原因,却是宜家考虑了商品的性价比。 很多行业的竞争,发展到最后,都变成了性价比竞争。 比如安卓手机,国内大部分品牌,都会推出一款千元左右的双摄像头全面屏手机。 目的就是依靠性价比占据下沉市场高地。 甚至在很多行业,性价比这一招就能吃遍天下。 在前世,家具行业普遍的做法是,在原料和配送流程上下功夫。 去更便宜、距离更近的采购地采购原料。 亦或是通过技术改良和开发效率更高的机器和流水线。 但这些做法都有弊端。 产品来源于不同地方,就意味着难以统一标准。 前世新希望牛奶屡屡暴雷,就是无法统一奶品标准,以至于质量参差不齐,最终大好的上升趋势戛然而止。 而宜家,选择了一个很聪明的做法。 他们直接通过设计的把控来降低后续制造、运输、物流等一系列成本。 在生产与物流的刚性约束下,通过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来降低成本,但又不降低产品质量。 以方才的马克杯为例。 把手设计得更小,目的是在装箱的时候,可以一个套一个地叠放,更加节省空间。 杯身的设计矮一点,是因为这个高度恰好可以严密填满整个集装箱。 这款马克杯诞生至今,一共经历过三次改良。 第一版只能摆放八百多个杯子。 但到了最新版,能够摆放两千多个杯子。 光从运输效率上看,就提升了一倍不止。 每年宜家推出的诸多新产品,其中相当多的并非全新的设计,而是对旧产品的改良。 比如去掉桌腿的书架。 因为很多书架,桌腿并非必需品。 去掉后能够节省运输空间,还相应减少一条专门生产桌腿的生产线。 典型的降本增效操作。 而且为了提升物流效率,宜家的家居从不提供拼装服务。 它们都被拆成了零件售卖。 显然,和成品家居比起来,尚未拼装的零件更能节省运输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的零件家居,是不是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毕竟组装家居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这就不得不提到宜家在设计家居时的第二个原则,沟通原则了。 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提出: “设计的本质是沟通,也就是用外观传递用途。” 诺曼认为,一件好的设计,必须在让人看到的第一时间就知道怎么用,而错误的用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比如一扇往外推的门,就直接去掉门把手,这样人们不可能往里拉。 然后在把手位置安装一个金属片,告诉别人,这扇门是往外推的。 宜家的家居,几乎都能满足这个沟通原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