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铭接待,陈家其他人也纷纷跑过来,散烟的散烟,帮忙的帮忙,现场非常热闹。 简单打过招呼后,陈铭提前跑回去通知迎接,领导班子走在最前面开始进村,村民拥护在两侧,跟着人群一起跑动。 没进村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等送功队伍进入磙子营村,发现家家户户门外面都摆着长桌子,上面摆放糖果,瓜子,水果,干果,还有暖水瓶,洗干净的水杯,茶叶等等,全都看呆了。 维县送喜报,也并非陈铭这一个人,只不过他是比较频繁罢了。 可送了这么多次,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热情的村民,宋永星感慨的走在路上,打趣道:“来到这里,真的有种回到家的感觉了。” “嗯,难怪磙子营村能够走出,陈铭这样优秀的军人,这个村子的确与众不同,乡亲们都很热情,也很团结。” 也许是由于他们几人官太大,也没几人敢跑过来招待,都跑后面去招待那些跟着看热闹,或者敲锣打鼓的人群。 赵继业则是盯上家家户户贴的手写春联,表情变得越来越诧异,因为他也喜欢书法,对毛笔字相当有研究。 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他正是因为喜欢书法,才更能看出这些对联,写出来的人功底不浅。 顺手拉了拉旁边的宋永星问道:“老宋,这个村的对联都是手写的?” “这书法功底可以啊,问问谁写的,今年给咱们单位里面也换一批,传统文化应该予以保留,你打听打听谁写的,今年采购就不要去采购那些打印出来,就要这种手写的。” 宋永星知道市里的这位领导喜欢书法,但普通的功力可入不了这位领导的眼,看他喜欢,赶忙伸手拉了拉董国峰。 “老董,你整天往这边跑,磙子营的对联知道是谁写的嘛?” “若是知道,咱们今年就采购一批手写的春联,正好也能贴补下乡亲们。” “春联?”董国锋摇了摇头,“我昨天来的时候他们都聚在这里写,具体是谁写的我还真不清楚,你等会我去问一问,昨天走的匆忙也没看,今天这一看还真挺不错。” 他们几人走在最前面,低语的内容没有人注意。 赵继业越走越心惊,越看越欣喜,因为他发现这个村里的春联还真挺有特色,和印刷的完全不同,写出来的效果也大不一样。 只是看对联,就知道今年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谁家又添丁,谁家娶新媳妇,谁家装修了新家,通过对联都能一目了然,这文学功底可不是一般人。 就在他震惊的时候,董国峰带来了更令他震惊的消息。 那就是今年磙子营的春联,都是陈铭所写,这可把赵继业给惊着了,他怎么说也浸淫书法二三十年,如今竟不如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 幸好刚才陈铭打过招呼后,就提前跟着父亲陈强河跑回去安排接待了。 否则,按照赵继业的脾性,很有可能心血来潮,让陈铭现场写一副不可。 既然陈铭不在,这就是一个小插曲。 送功的队伍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了陈铭的家门口。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