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八十斤?你开什么玩笑,县里不是说要交九成吗? 我们一亩地一季下来也就二百来斤的收成,交完税就剩个二十几斤了,哪里够吃啊!” 老大爷说完,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是啊!这一年到头就剩那么点,这日子越来越过不下去了啊!” 青年的脸色一沉,但又迅速恢复正常问道:“既然种地的收入那么低,你们为何不去城里做工,不种地了不成吗? 做工赚的钱应当能买不少粮食吧?” 大老爷等一众村民闻言却是苦笑道:“做工是赚的多,但是更难!” “更难?” 青年不解。 老大爷点点头解释道:“如今我们种地,每年的收成交税里面不仅包含了田税、人丁税、边军税、种地税、用水税等等。 如果我们种地,不管是自己种还是给别人当佃农,这些税都会包含在每年交的那九成税里。 我们还能剩下个二十多斤粮食。 但若是我们不种地,去做工的话纵使我们不种地了,可是这些税却依然一个都不能少,还得交,而且因为不种地我们还要交的更多。 极有可能一年到头钱全都得交税,一点儿都剩不下来。 更有甚者,可能还不够,还得倒欠衙门的。” 青年这次是真的震惊了,忙道: “你们都已经不种地了,为什么还要交那么多的税?还有边军税是什么? 还有什么种地税,用水税,我怎么都没听说过? 朝廷有这些税吗?” 老大爷叹了口气,摇摇头无奈道: “人衙门的官差说了,朝廷在北边布了重兵,如此这才把匈奴挡在了外面,可是重兵那每日人吃马嚼的要很多银子,所以朝廷就增收边军税。 我们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毕竟边军是在边境跟那些匈奴在拼命,怎么我们也不能饿到他们。 交也就交了。 至于种地税和用水税,官差们说这些都是朝廷的财产,我们要用就必须浇水,不然都不许用,无奈只能交了。 至于不种地为什么还要交税,按照官差的说法是,我们不种地总要有别人种,既然我们不种那就要把税都给交了,这是别人帮我们种地的报酬,不然就要自己种。 而且去做工能赚更多的银子交的税自然也要更多些。” 咔嚓! 一声清脆的响声,所有人都下意识看了过去,就看到青年已经一把捏碎了自己手中的陶碗。 站在老大爷身后的三娃子张了张嘴正要说什么。 青年却猛然间起身,怒喝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