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纷纷开心的带着剩下的粮食回了家。 历时约摸十天左右。 忽而县的十个宋人村子,二十个身毒村子,全都被分成两波的宋人衙役和身毒衙役们征收完毕。 相对于宋人衙役们对于百姓们的好声好气。 那些身毒衙役对上他们的同胞可并不和蔼,相反还凶的很。 一到那些身毒人村子,这些身毒人衙役就像是赶鸭子一样把所有百姓都赶到了村里的空地,紧接着挨家挨户的征粮,对于那些不愿意交粮的动辄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但是由于衙门的规定,这些身毒衙役到是并没有盘剥这些身毒人百姓,收了给收的粮税后便走,没有丝毫留恋,继续去征收下一个村落的粮食。 粮食征收完毕后经过统计,宋人十个村落,宋人有田共计两万亩,亩产平均是二百四十斤左右,本季共征收粮食四百三十二万斤,也就是四万三千两百多石。 而身毒人村落的产量却一直很稳定,不多不少二百斤左右。 二十多个村子,每个村子的身毒人都在二百人左右,每人十亩地。 本县的身毒人拥有的土地便是四万亩左右。 但他们本季征收的粮食却只有六百八十万斤,六万八千多石。 他们只用交八点五成的税,因为几乎每家都有人参加了仆从军。 所以免了半成税。 但是有着宋人一倍多的土地,交的粮食却只比宋人多两万多石,对于这个粮税比例忽而县的县令很是不满,却无可奈何。 那些个身毒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精耕细作。 粮食撒进地里就不管了,这样的田地怎么可能有有高产呢? 产量少交的税也少,这也就情有可原了。 忽而县的县令想了想,当即便决定要在宋人中选一名精通耕耘的老人去教导那些身毒人种地。 不然让他们占据那么多土地,简直就是在浪费! 每年他们这些官员可都是有考核的。 哪家收到的粮税更多,谁的考核成绩就更好一些,这几乎已经是一个默认的规矩了。 忽而县的县令自然是有往上爬的心思的。 也就会更加对治下粮食的产量更上心一些。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