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理由。” 老爷子语气依旧平静。 “报告首长,我没有理由,如果非要我说的话。” “我只能说我去过边防,我看到过很多战士常年处在战斗状态,敌我双方都想消灭对方。” “择机摸岗,随时偷袭的事情很常见,反回窜任务非常艰巨,现在虽说已经改善,可还是要经常查踪,设伏,巡逻,防备。” “战士们每次出去,都要背着沉重的武器弹药,干粮,主副食,柴火等等去杀敌。” “如果遇到敌情,翻越雪山急行军都是常有的事。” “边防太冷了,随身穿的棉衣,皮大衣,毛皮鞋臃肿不堪,身体承受的负荷超乎想象。” “哪怕是在这种环境下,同志们也没有抱怨过,但对于边防来讲,真正最具备杀伤力的根本就不是那些无恶不作的敌人。” “更不是堪称人类禁区的自然条件,而是寂寞,孤独和意识不到的飞来横祸。” “由于长期封闭,不与外界交流,大部分同志对外界情况一无所知,我巡视的时候看到过很多比我年轻的战士,因为环境变得少言寡语,性格也变得逐渐古板暴躁。” “甚至还会出现思维逻辑混乱,语言功能退化。” “我不止一次的看到边防老兵,缩在角落,一遍又一遍的摩挲着手中的家书,这是他们唯一的心里安慰。” “我也不止一次的看到,平均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哨所,同志们抱着一盆从山底下市场,买来的假花,视若珍宝。” “出太阳了,同志们会把假花拿出来晒晒太阳,天黑了,会有人护着花盆小心翼翼的抱回宿舍。” “因为一次暴风,假花的叶子和花瓣被吹散,很多战士都哭了。” “我买再多的假花送到一线哨所,也抚平不了这些事实。” “如今,边防建设越来越好,但很多客观原因还都在,依旧没有解决。” “所以首长,我申请留下,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这里,那我就跟逃兵无异了。” “刚去353团时,我用了半年时间证明我不是过去镀金,我知道还有很多跟353团类似的地方,甚至整体不如。” “首长,对不起。” 陈钧说完,面向沈宏伟和柴岩松二人,再次敬礼。 这俩人突然跑到这来,就是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因为啥啊。 沈宏伟点点头没有回应,边防的情况他知道。 一朝边防人,一生边防军,这不稀奇。 这是作为一名军人最高尚的品德。 更何况,这个后生有情有义,他还能说啥呢。 柴岩松则是起身拍了拍陈钧的肩膀,笑着鼓励道:“行了,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路都是你自己走出来的。” “既然做好了心里准备,那就坚定的走下去。” “加油孩子。” “是!!!” 老爷子自始至终都没再开口,只是交给陈钧一份调任书,安排随身警卫带他去南疆赴任。 陈钧再次敬礼后,转身大步走出会议室。 这一次,他将要去的地方是南疆阿里军分区,担任副司令员。 建设边防不是一句空话,想要建设首先要了解。 几个老头子走到会议室门口,目送着陈钧离开,谁都没有吭声。 因为,刚才陈钧把话都说完了。 建设大计,一直在路上。 。。。。。。。。。。。 十年间。 陈钧的足迹踏遍了卡什,阿里,和田,阿克苏,巴音,克勒苏军分区。 他的职位也从军分区副司令员,晋升至司令。 最终调回南疆担任南疆军区参谋长。 四十六岁赶赴京都被授予一麦一,担任军区总指挥。 正如一开始所说,边防建设大计,一直在路上。 一直在前行。 多年后。 陈钧早已两鬓斑白,可身躯却依旧挺拔,他立在天门,负责开幕式的检阅。 面对人潮涌动的天门盛况。 面对来自全世界的瞩目中,陈钧声音浑厚,气势恢宏的命令道。 “分列式!” “开始!!” 【本书完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