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林芝军分区入口门岗旁,一名脸部呈现青黑色,眼窝塌陷,瘦骨嶙峋,面相看起来有五十多岁,走路时还有些跛脚的中校,正神色焦急的在门岗的位置走来走去。 他叫王建星,是353团的参谋长。 常年在边防部队工作,三十多岁的他看起来和五十多岁没有什么区别,至于那双跛脚的腿,是前些年带兵在边境巡逻时,被回窜分子埋下的地雷炸伤。 王建星今天过来军分区的身份是接兵,也就是接他们新上任的团长,之前的团长因为身体原因,提前转业了。 其实王建星打心底里,根本就不看好这次新来的团长。 人还没来呢,军分区就得到消息,对方是总参李老的孙女婿,西部战区李参谋长的侄女婿。 别看新团长在军改中挺有名,在东战也闯出了一些名声,但这些东西,放到边防它不顶用啊。 俗话说,五万边防军能杀破老毛子的所有军队,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他们这里环境恶劣,生存都艰难,能在边防呆下去的人,所需要的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大纵深,大兵团交战。 更不是挥挥手,一道指令下去,钢铁洪流压境。 这里,不吃这一套。 边防军需要的只是坚定的信仰和英勇的勇气,还需要适应时代的先进装备,同样也要在不同的环境适应不同的冷兵器。 绝不把领土守小,绝不把主权守丢,这是每一个边防兵的信念。 王建星作为个中佼佼者,人还没接到呢,就听说新来的团长,背景通天,年龄只是二十五六岁的毛头小子。 他的心已经凉了一半。 老王觉得353团,不该被当做镀金的地方,这对他们的战士不公平。 林芝的五月下旬正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也只是相对而已,白天的温度,顶多也就十几二十度。 王建星站在门岗跛着脚走来走去,等得有些心躁。 正当他准备回司令部问问,到底啥时候能到时,司令部大楼一名上尉快步跑下楼,略微气喘的来到王建星跟前。 “王参谋长,你怎么还在门岗这等着呢?” “去后面停机坪,军区那边的直升机就快到了,你们353团的团长是乘坐直升机过来的。” “行行行,快走吧。” 王建星摆了摆手,虽心里不耐烦,可动作上还是没敢耽搁。 等他和上尉跑到停机坪时,直升机已经降落,一名身材修长的年轻人正手中提着行李箱,背上背着背包。 转头四处打量这个从地图上见过的林芝军分区。 一九年的边防军分区已经没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么艰苦,这里的设施跟内地军区差不多了。 除了绿植没有内地那么茂盛,显得有些荒凉之外,正师级的军分区大楼林立,从军入伍的标语和七十一军那边如出一辙。 整体还行。 陈钧从直升机上下来,他微微点头,看得出来,对这里的环境,他还是挺满意的。 “你是,陈团长?” 陈钧正四处打量时,王建星和那名上尉已经跑到了跟前。 老王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穿着机关作训服,连臂章都没有,要不是因为肩膀扛着两杠三的军衔。 他都不敢相信这是新来的团长。 主要是他这个团参谋长和团长的形象,差距也太大了,自己站过来那就是妥妥一个小老头了都。 “你好,我叫陈钧。” 陈钧主动伸手和跑过来的两人握了握手,而后颇为不好意思的伸手指了指身后的机舱。 “那什么,麻烦你们这有车的话开过来一辆。” “里面还有两位同志,这会高反有点严重,先带他们下去休息。” “行。” 王建星下意识的点点头,他还纳闷三千多米哪有高反? 刚来的人顶多不能洗澡,不能干体力活,其他的没啥。 可当老王走进机舱,他顿时愣住了。 陈团长说得没错,确实挺严重,那个少尉还行,只是脸色苍白,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瞅着反应都迟钝了不少。 另一个少校就严重多了,那家伙整个人跟掉了魂似的,静悄悄的躺着。 面无表情的盯着机舱顶,呼吸明显短促,气虚胸闷到了极点。 这家伙,要不是经验丰富还以为这人挂了都要。 怎么能虚成这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