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还问个屁啊,去一趟战区陆军参谋部开会,参加会议的除了陶旅这个闲人,就他一个红军指挥。 蓝军却过去好几个主力师的干部,人家这做派,就差直接在脑门上,贴着蓝军和导演部是一伙的,明着告诉你了。 也就是现在,实兵演习大规模冲突还没起来。 继续打下去的话,陈钧估摸着红军这边的运输线,辎重仓库,防空阵地,炮旅驻地。 都会莫名其妙的被蓝军侦查到,而后被接二连三的摧毁,彻底将红军逼入绝境作战的程度。 大军团交战,不会像朱日和那种开挂开的那么明显。 但战场到了一定规模后,敌我双方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红军面对被定义的卫勤蓝军,这场仗绝对没那么容易打。 现在这个点,红军那些主力师的首脑,指不定在开会研究什么法子呢。 因为现在对于蓝军的认知以及定位,全军都不再是秘密,扣个卫勤的名号,就是摆明了要搞你的意思。 陈钧略微分析了下战场局势,然后随手弹飞烟蒂,起身拍了拍屁股,继续在营区附近巡视。 营长都这么负责,这么积极了。 下面的战士那不还嗷嗷叫的瞪着眼珠子,警惕的看着周围,提高警惕,准备应战。 6号晚20:00,营区一切恢复平静,大冬天的连鸟叫声都听不到。 诺大的战场寂静到一声炮响都听不到。 21:00整,周围依旧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 一直到十点,陈钧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判断失误,打算撤掉一部分执勤的战士,轮班休息时。 “哔-哔哔哔哔哔哔” 一阵刺耳的夺命哨音响彻营区。 哨音的好处就是,在深夜这种环境中格外响亮,但又不会传播太远,最适合用来突发情况的紧急集合。 哨子吹响的刹那,一营原本分散的战士,顷刻间从各个方向冲过来。 陈钧正在远处溜达呢,听到哨音也是第一时间动身,冲向指挥室。 不过他却没有紧张,该来的终于来了,反倒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怎么回事?” 陈钧跑到集合的地方,正巧侦查连连长宋超也在找他。 “营长,距离我们东北方向21公里处,发现大量敌军行进的踪迹。” “我们埋伏的暗哨已经连续传回来消息,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讲!!” 陈钧双目一瞪,汇报战情还能藏着掖着,找削呢吧? 被营长这么一瞪,宋超也快速反应过来,赶紧解释道:“就是对方的机动方向有点怪,以他们行进速度,以及前进的方向,很可能抵达我们这边后。” “会比咱们所在的营地,相差八公里。” “怎么差这么多?” 这下,直接把陈钧都给整不会了,特么的,八公里的行进间误差。 这是什么概念? 他老家小舟村距离县城也就七八公里,难道对方来打村子,一不小心干到县城里去了? 应该不会有这么蠢的战斗群吧? 陈钧嘀咕了一声,而后看了一眼已经集合的全营战士,摆了摆手:“交代各连准备作战,全力筹备。” “但不要轻举妄动,先把对方的目的搞清楚再说。” “是!!” 宋超快速回应了一声,简单的嘱托了下身旁的干部,就跟在陈钧身后朝着指挥部走去。 这时候,全营的营连级干部都被惊动了。 指挥室的大屏幕上,很是清晰的能够看到蓝军战士开着几辆吉普车。 从不远处路过。 无人机升空跟随,很快又发现了第二股,第三股,第四股车队,出现在距离己方营地二十多公里的位置。 “这是先头部队啊,应该是引路的人。” 首席参谋梁科翔皱了皱眉头,判断道。 “先不管他们,通知附近的战士将注意力放在后续的部队上,看看对方到底是谁。” 陈钧随口说着。 随着侦查连长下令,正在跟随几辆吉普车的无人机开始调转方向,朝后反向位置飞行。 仅仅飞行三十秒不到,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动静传来。 无数的战车集群出现在视野中。 “快,降低无人机高度,维持在三到五米,不要距离对方车队太近。” 陈钧起身大声下达指令,一营的侦查型无人机外形都是用吸波材质制作,低空五米以下,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开敌方雷达的检测。 轰隆隆. 伴随无人机高度下降,指挥室内所能看到的视角也在变化。 拉近镜头后,战车就像是在眼前路过那般,93辆ZBD-05式两栖突击车排成长队,映入众人眼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