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鹤庆从参谋部出来后,他停住脚步,等陈钧同样从后面跟出来时。 他目光中带着笑意,也带着鼓励,抬手拍了拍陈钧的肩膀。 “陈钧。” “到!!” “试点单位工作汇报我听了,非常好,后续的工作尽快完善,我很期待你们接下来的表现。” “希望下次我到这时,能够看到一個已经成编制,有战斗力的单位。” “关于试点营的新番号,最近我会着手安排,总之你们的任务就是心无旁骛,如论如何也要给我打赢这场攻坚战。” “陈钧,有没有信心?” “报告司令员同志,请放心,时刻准备着!!!” 陈钧抬手敬礼,声音略显沙哑的回应道。 对此,刘鹤庆微微点头后,他随即又转头看了眼一旁的李海瑶。 忍不住笑道:“瑶瑶,来之前也没注意你在这里,你爷爷近来可好?” “谢刘爷爷关心,我爷爷很好。”李海瑶甜甜一笑。 她这一笑不打紧,刚刚战区来的首长还在跟交代陈钧正事呢。 转头却和网络工程师打招呼,这突然的变化,直接把周围的一群人都给看愣了。 众人目光从刘鹤庆身上转向李海瑶,来来回回转动了几圈。 但显然刘鹤庆也不想在这种场合多说什么,视察都结束了。 他叮嘱完陈钧后。 便在旅部首长的陪同下,一行人准备离开。 陈钧赶忙跟在后面,准备送一送首长,其他干部也在后面跟着。 虽说这时候已是中午,到了用餐的时候。 但一般情况下,上面首长过来视察工作,是不会在基层单位用餐的,一来陪同的单位领导都会提前安排。 二来,首长在基层用餐,炊事班也要集体再来一次大规模“整顿”,整个基层单位都紧张。 综合考量之下,再夹杂点其他原因,所以首长不会选择在营里吃中午饭。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跟着走出营部。 陈钧看了眼走在自己身旁不远处的李海瑶,他这会也有点懵 以前陈钧只知道李海瑶老家是在湘省,只不过住在京都。 就这些消息,还是他当年参加强军计划考试结束后,坐大巴车返回京都西站时,李海瑶在聊天时说的。 她家里有点背景的事,陈钧也有猜测,他又不憨。 以前李海瑶读大四都没毕业时,就能去金城军区政治部下属的档案部实习,等毕业了实习单位都没换。 还是在大军区的档案部。 这要说里面没有掺杂点别的影响,那不可能的,但当时陈钧也没多想,有点背景就有点呗。 跟他关系不大。 就是让陈钧没想到的是,这个“有点关系”似乎是自己想岔了,连刘鹤庆首长那级别都能认识李海瑶。 这个有点关系,怕是跟他原先想的有差距。 “姓李.还住在京都.” 陈钧抬头捋了一下自己思路,随即又摇了摇头,不再去想了。 这整得好像是要扒拉人家户口似的。 。。。。。。。。 视察终于结束了。 有关李海瑶的事情,当时也就战区,集团军的首长在场,旅部的人也在。 剩下也就是营里干部,和几个连长以及指导员在那,这些人一般情况下,跟自己关系不大的事,都不会瞎传。 毕竟李海瑶又不是一营的人,甚至很多干部都不知道她叫啥,也就赵子恒,林金华,梁科翔这些营部的人知道一点。 那还是因为陈钧经常跟人家坐一块吃饭,所以这事压根没引起多少关注。 视察结束后的下午。 也就是中午吃过饭后的午休时间,按照陈钧昨天的申请,以后午休阶段是合成讲堂开课的时间。 营长赵子恒已经通知过全营。 这不,刚吃过中午饭,压根不用另行通知,全营连级包括连级以上的干部,统一汇聚到二楼会议室。 看着全体干部已经到齐,教导员林金华目光扫视了一圈,而后轻咳一声,坐直身体大声道:“同志们,上面的视察工作已经结束。” “首长对我们试点工作的进展和规划非常满意,但这些,都要得益于陈营副的辛苦付出。” “来,大家鼓掌,为陈副最近的工作给予肯定的支持。” 啪啪啪. 会议室内一阵热烈掌声响起。 教导员也真不愧是搞思想工作的,讲起话来一套一套。 这掌声都送到跟前了,陈钧自然也不能一直坐着啊,他直起腰身抬手压了压:“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合成讲堂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在今天开讲之前,我先安排几件事情。” “第一。” 看到陈钧这么认真,会议室在坐的几位连长赶忙打开跟前的记录本,准备做笔记。 “第一,今天会议上所有整合的内容,必须要在今晚全部开会传达到每个班,每个战士的身上。” “就像刚才教导员同志说的一样,视察结束了,我们这里的情况,已经被上面所记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