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浑身的毛孔如同开了水闸一般,不断往外冒汗。 他们这些干部都算好的,毕竟人数不多,站的也不算密集。 连队集合的战士,人挨着人,车炮场连阴凉地都没有,更受罪。 但没有人埋怨。 毕竟旅长和政委两人,都神情略显紧张的站在别车炮场入口外迎接,还时不时朝着远处眺望。 不敢懈怠休息什么的。 那就更别说后面这些人了。 好在他们等待的时间并不久,集合大概不到二十分钟。 远处,径直通往一营的大道上,一排军车疾驰而来,由于地面提前撒过净水,也没扬什么灰尘。 轰隆隆的引擎声传来。 根本不用任何人提醒,正在列队的战士就已经知道。 今天要视察的首长来了。 正在门口等待的各连长,快速握拳跑到连队前方站定。 队伍里的老兵更是自觉调整站姿,昂首挺胸的站立。 陶军明朝后方看了一眼,示意后面的人做好准备,他则是再次整理已经非常得体的军装,随即跨前一步,站在较为显眼的地方。 战区刚成立不久,各旅对战区的首长也不是很熟悉,若非临时通知。 这次接待工作,怕是光折腾,都能把试点营给折腾够呛。 很快。 车队的头车看到了迎接的陶军明和徐文生,车辆开始缓缓降速,直至停止。 “咔咔咔”一阵阵车门打开的动静传来,先是十几名抱着钢枪的战士,从前排和后排的车上下来。 分散在车队周围,动作迅速,军纪严明,瞅那素质就像负责警卫的战士。 紧接着。 有五六名首长,在中间的车里下来。 179旅旅长陶军明,政委徐文生快步迎了上去。 刚开始的接待工作,轮不到陈钧上去,但他可以站在后面看啊,这玩意又没人捂他眼啥的。 当陈钧注意到今天过来视察的首长时,他神情一怔,刚才旅长特意交代,今天过来视察的人他没准认识。 并且不陌生。 当时他还搜肠刮肚的想了一圈,没想起来是谁,可看到真人后,总算是认出来了。 陶旅陪同的那位一麦一,那不用说了,正是集团军总指挥刘金卫,前段时间去参加集团军大会时,就是总指挥负责主持。 陈钧跟他打过不止一次照面,他当然不陌生。 重点是刘金卫身旁的那位,一麦二高高瘦瘦的那位首长。 陈钧一眼就认出,那位正是当时大一暑假实习,他代表红九连参加金城军区的勇士杯。 曾获得勇士杯第一,被授予個人二等功,连带着军区年度十大青年标兵,和十大爱军精武标兵。 而这些荣誉正是那位一麦二的首长,亲自为他授予。 陈钧记性还是挺不错的,刚才旅长猛的那么一说,他没想起来这回事。 如今再看,当即就想起了这位首长的名字,三年前对方是金城军区的参谋长,名叫徐赫升。 至于现在,徐赫升在东部战区担任什么职务,那他就不清楚了。 在徐赫升和刘金卫中间,还站着一位一麦三的首长,陈钧同样有印象。 也是在勇士杯上见过,但对方当时只是开幕式露面,坐了一会,后续就没再见过人。 结合对方的级别,陈钧很快就猜出最后一名首长的身份了。 若是所猜不错的话。 那位一麦三,应该是东部战区总指挥刘鹤庆,知道这位首长,可不是陈钧瞎几把猜的。 他印象中,七大军区改五大战区时,东部战区的第一任总指挥,就是金城军区的总指挥担任。 结合他在勇士杯上见过对方,再结合那级别,加上他自己的前世记忆,猜出这些并不难。 敢情是这么个不陌生啊 陈钧看出这次过来视察的人是谁后,他在心里嘀咕一声。 陶旅知道他参加过勇士杯,也知道当时荣获二等功并且是徐赫升亲自授予。 这事又不是什么机密。 陶军明知道,太正常了。 几位首长在前方寒暄了一会,而后由陶旅带路,一群人径直的朝着车炮场走来。 正站在车炮场门口一直等待的营长赵子恒,教导员林金华,两人当即腰身一挺。 连带着陈钧一起,几人齐齐敬礼,声音洪亮的大喊道:“首长好!!!” “呵呵,同志们好。” 刘鹤庆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他微微抬手回礼。 而后将目光投向陈钧。 可不光陈钧熟悉这位一麦三的首长啊,他本身作为军改试点的主要负责人,还是军部联合参谋部关注的人。 刘鹤庆对陈钧自然也不会陌生,平日里,多多少少也会听说一些,或者看过资料什么的。 注意到首长的目光,陈钧还没吭声,旁边一直跟着的徐赫升,也就是勇士杯上亲自为陈钧授予军功的那位。 他抬手对着陈钧招了招手。 “陈钧。” “到!!!” 陈钧听到首长喊自己,他当即回应一声后,在旁边营长赵子恒,教导员林金华两人羡慕的眼神中。 握拳快步跑到刘鹤庆和徐赫升跟前站定。 再次抬手敬礼:“首长好!!” “嗯,几年没见,你这小家伙长的越发壮实了啊。” 徐赫升笑着点点头,顺势还拍了拍陈钧的肩膀,捏捏手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