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舟村的新年夜,随着天黑,开始变得更加热闹了。 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村子里此起彼伏,远处的烟花,一束束如同流星般迅速升上夜空。 “啪”的一声炸响。 让原本漆黑的冬夜,仿佛顷刻间被照亮。 陈钧从家里出来,他一边抬头感受着浓郁的新年氛围,一边拿出手机给楚鸿飞拨打电话。 这好歹也是新年了。 哪怕不问问总政考试的事情,打电话给学长拜个年也是应该的。 只是令陈钧有些意外的是,楚鸿飞他们在学校里待着,消息还不如自己灵通呢。 压根不知道任何有关考试成绩公布的事情。 这几日,一直都在忙着组织筹划学院春节游园会的节目。 忙得后脚跟都快踢到后脑勺了。 没办法啊,学生会的众成员一回到陆院,副院长就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 反正根据楚鸿飞在电话里的描述,什么游园会,新年歌会,挂灯笼,剪窗花,各种文艺演出以及活动。 甚至还攘括了,护校学员的冬季战场环境适应性训练,以及军校特有的战味活动和文艺表演,都是他们来组织,筹划。 隔着手机,陈钧都能听出学生会的一帮人这个新年过得并不轻松。 一个人差点掰成四瓣去用了。 既然问不出啥有用的消息,陈钧最后道了句新年快乐,就挂断了电话。 紧接着,他又给大队长李钊,室友何京,杨帆,梁魁,沈从军几个哥们一一打电话,闲唠几句。 当然,新春嘛,有些电话是他打的,有些是他接的。 反正忙完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半個小时后的事情了。 此时,之前聚在自己家的邻居都已经各自回家了,父亲陈白水和三叔陈福桐,两人正从面包车上将一箱又一箱的烟花搬下来。 并摆放在院子里。 妹妹陈颖颖围着院里的五六箱烟花,好奇的看着。 母亲李秀芬,三婶李春红笑着站在大门前,看着两个大老爷们忙活。 “愣着干啥啊小钧,快,过来。”三叔摆好了烟花箱,笑着从口袋中摸出火机,抬手对着侄子招呼。 “第一个烟花你来点。” “今年你长大了,有出息了,你爸高兴,我也高兴,专门多买了点烟花给你庆祝庆祝。” 闻言,陈钧笑了笑,快走几步过去。 在父亲,母亲,一家人的围观下,点燃了第一箱烟花。 砰砰砰砰!!! 一束束比刚才更亮的流光冲上夜空,绽放出无比绚丽的烟花。 几乎照亮了整个小舟村的东头。 除夕夜,在一家人欢声笑语中结束。 很快,迎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按照当地的习俗,不能走亲,都在家待着,村里的左邻右舍又都喜欢串门。 陈钧家又一次变得热闹了。 小舟村还从来没有谁家除夕当天,有县领导过来慰问拜年的先例。 如今这事发生在了陈家老二的家里。 昨天晚上没来得及过来凑热闹的乡亲,第二天基本都过来串门道喜了。 陈钧一整天都在家里充当乖宝宝的形象,这个叔,那个婶的叫了一天,脸都快笑僵硬了。 到了大年初二到初四。 在家里实在待不住了,按照习俗,这几天可是走亲访友的拜年阶段。 别看陈钧在学校是优秀学员,学生会的后起之秀,还上了总政雏鹰培养计划的名单。 好像混得还行。 但在老家,这通通不好使,该去拜年还是得去拜年,别指望自己往家一坐,等着亲戚们来上门拜访。 从大年初二开始,陈钧就被父母安排着,连续几天骑着电驴,带上土鸡土鸭,成箱的礼品,后座还带着颖颖。 兄妹俩顶着寒风,串遍了七大姑八大姨家各类亲戚。 终于,时间来到了初五的上午,也就是陈钧要返校的时间了。 一大早,陆院学生会就有人打电话提醒他别忘记初六到校的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