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阳抬手示意霍去病等人停下脚步,掏了掏耳朵:“你说什么?有陛下支持也不能动太学?” 那仆射梗着脖子点点头,事情到了这一地步,退是万万不能退的。 敢退一步那就是被天下士人鄙夷抨击的下场,能不能保住这官位尚且两说,光是站在整个大汉士林的对立面,就不是他所能够承受的! 他这话一出,没等高阳开口,霍去病就勃然大怒。 “太师行事是得到陛下支持的,你连陛下也不放在眼里?好狗胆!” 把刘彻搬出来之后,霍去病和他的一帮纨绔朋友立刻变得更加硬气。 “吾等父兄为陛下上阵杀敌,吾等也为陛下除一除虫豸,也算报效陛下了!” “说得好,别让他们跑了!” 高阳:... 不是哥几个还带这么玩的吗?关键是这话说的还真没什么毛病! 他已经能想到刘彻听到张汤的报告后,嘴角连AK都压不住的样子了。 勋贵二代们武力不差又这么效忠皇帝,大汉未来可期啊! “你们要干什么?!” 太学仆射彻底蚌埠住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竟然打了一遍还想再打? 最关键的是,这旁边还有那么多百姓呢。 “有什么事不能在太学里商量吗?太师,你我都是有学识的人!” 高阳眨了眨眼,怎么这话有种熟悉的感觉? 刚才外面人多,哥给你跪下了是吧? “你错了。” “我...我错了!” 仆射咬着牙承认下来,这一幕看的旁边太学师生们目瞪口呆。 堂堂太学仆射,整个大汉最受人尊敬的人之一,竟然当面承认自己错了? 至于外围的吃瓜百姓,更是爆发出一阵唏嘘哄声。 “你太错了!”高阳一脸无可救药的表情:“你知道你错在哪了吗?” 说着,高阳上前两步,来到太学门口眺望了一眼外面水泄不通的百姓,以及不远处着急忙慌赶来的北军士兵。 “去病,北军的人你来解决。” “好嘞!”霍去病乐滋滋地应下,带着几个死党从人群中挤出直奔北军而去。 我错在哪儿了? 太学仆射一脸的恼羞成怒,好好说话你不听,非要拼个两败俱伤是吧? “太师固然尊贵,但本官对错与否,得有太常或是陛下评判。” “何须劳驾陛下?此刻这里就有上千百姓可以评判!”高阳目光一凛,言辞犀利的怼道。 “太学今年初创,本是陛下为彰朝廷对读书人的重视,使尔等将来可以参与朝政,教化百姓。” “然而你们却置陛下期望于不顾,只为自己谋取私利,邀功搏名针砭朝政!” “难怪当初高皇帝斥儒生为无用人耳,真是至善之言!” 一通怒怼下来,太学近百人哑口无言。 倒不是说他们不会打嘴仗,只是此时的儒生名士之间鲜有如此直接攻击对方的,多是绕着弯子讽刺。 而且大多数人都秉承着凡事不过的原则,喷人也不能喷的太过。 谁能想到高阳上来就把高高在上的太学踩在脚底,还顺带拽上了刘邦不喜儒生的事实做背书。 这还怎么反怼? “牙尖嘴利,太学藏书万卷,其中博士皆是四海有名之士,学生也是各地才俊。” “太师此言将天下士人、儒生置于何地?!” 太学仆射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了,既然怼不过高阳,那就为太学寻个不败之地先立着。 因为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抨击,并不能动摇太学的根本。 谋取私利邀功搏名什么的,总得拿出证据再说,就算真的有证据,太学今年才是刘彻创立的,难道刚一创立就要废除?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四海有名之士,各地才俊?照你这样说,太学莫非只是王公贵胄们的镀金之地?” 高阳浑然不惧,眯着眼睛逼问道:“若是这般,又将孔子有教无类之言置于何地?!” “我高阳,受陛下看重拜为太师,所为何事?” “不过是让大汉的百姓生活更好一些,日子更有盼头一些,太学如今所行之事,与陛下立其初衷背道相驰。” “诚然,他们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学习五经,有更大的可能进入太学,但天下百姓千千万,太学的学生中竟无一人出身布衣,这,合理吗?!” 什么样的语言最是振聋发聩?能让人感同身受的语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