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高...太师这般年纪,出身、经历、能力暂且毋论,就算陛下不计前嫌,要擢高阳为官,最起码也应该从侍中做起。” “怎能一下直升太师?何况这太师之职自前秦时期就已经废除!” 原本预想的是主和派站出来反对,届时再趁机打击一波主和派,彻底的让这帮人在朝堂上失势。 然而主和派似乎经过张当居和狄山二人的下狱之后,像是变成了鹌鹑一样,根本无没人冒头。 反倒是往常坚定主战的一些大臣义愤填膺,坚决反对此事。 至于其他官员,也是暗暗点头。 高座之上的刘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面色如常的说道:“古来圣贤之君择取有才之士可曾问过出身、年纪?”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历来能士者多隐于民间,正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 同是底层出身的丞相公孙弘顺势起身,为刘彻帮腔。 这话说的正当时宜,御史大夫番系正要跟着附和两句,高阳的声音就响起了。 “陛下,满朝公卿既对臣有所不满,以为臣没有担任太师的能力。” “臣当自请辩之!” 因为太师已被废除近百年之久,所以大汉并没有太师的官服,高阳此刻穿着的,还是简简单单的布衣。 刘彻本来是准备让少府临时赶制的,但被高阳婉拒了。 所以这会儿前殿之中身份最尊贵的太师,却是一个布衣少年的模样,更让人所轻视的是高阳最后这句话。 自请辩之? 老相公孙弘微微色动,他是认可高阳的能力和学识的,但是朝堂辩论这种事,跟能力和学识的关系并不大,主要看的是个人嘴力和人生阅历。 一旁的卫青也有些担心,要知道高阳现在可不单单只是太师,更是霍去病的先生。 若是高阳在朝堂上陷入窘境,被人驳的体无完肤,霍去病势必受到影响。 几人的眼神看向刘彻,无一例外都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太师尽可直言。” 听到刘彻的回答,高阳抻了抻衣裳,转头看向殿内的大汉百官。 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面带狐疑,对他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太师充满了抵触情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