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莫名其妙-《终点又回到起点》


    第(2/3)页

    由于莫铭祺的持续坚持,李主任的“消极对抗”没过几分钟便出现松动的迹象。这主要是因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校方的“政治”形象大于一切的理念,不能在任何合作方显示出不配合、不融洽的情形;二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何况又是最为炙手可热的深圳企业,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道理。

    看来李主任是个顾全大局的有素养的有觉悟的好领导,心里虽然极不情愿、行动却只是迟疑一点点,没敢懈怠的样子,领着莫铭祺一路七拐八弯的,大约走了七八分钟才到了教务处。

    到了教务处也就是李主任自己的地头了,李主任马上一副女主人的姿态展示出她的职业微笑,边安排莫铭祺坐下,边端过来一杯白开水。临了看着远道而来的深圳客人满心期待的样子,就不再犹豫了,直接拔打起校长的电话来。

    很快电话就接通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洪亮的男中音:

    “李主任,有什么事吗?”

    “杨校长,深圳吉利公司的莫总说要亲自找下您。不知道您这会儿有没有空?”李主任的语气相当客气,显示着对杨校长的尊重。

    “啊?真的啊?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有招聘单位要直接找我老杨的啊!莫总现在人在哪里呢?是不是在你们教务处啊?我倒想看看,他有什么料道值得找我一趟呢。”电话那头传出杨校长的惊讶和好奇声。

    “是啊是啊。杨校长,莫总正在教务处恭候着您呢!我挂了啊。”李主任笑着说完就挂了电话,算是为莫铭祺的举动破了格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四)

    莫铭祺双手合一,微笑着向为自己做出努力的李主任表示自己的谢意。

    “企业来招聘都要找我?深圳来的莫总呢?这么多年,到学校招点人就直接找我本人的,这主意不错啊,我做校长十多年咋就听着这么新鲜呢?莫总在哪?莫铭祺。”突然有人大声说着话向教务处靠过来,还直接点莫铭祺名。不用说,来者就是杨校长本人!

    莫铭祺不敢怠慢,慌忙站起来,就往教务处门口迎过去。

    只见一个中午身材气度不凡的秃顶老头疾步走进教务处。

    “莫总,这就是我们的杨校长。”李主任忙笑着向莫铭祺介绍道。

    “杨校长,幸会幸会。一看这里的校容校貌,就知道有高人坐镇啊!久闻杨校长的大名,闻名不如见面,今日一见,果然玉树临风,非池中之物啊!”莫铭祺江湖的贯口还是有的,张口就来,临了还双手伸向杨校长。

    “哪里哪里,莫总过奖了!这些都是全体师生给的面子,要说有功劳也是他们的哟。莫总今天亲自光临敝校,可是让敝校蓬荜生辉啊!”杨校长的江湖套路也多,他的“投桃报李”,等于无形中把莫铭祺位子抬高了不少。

    “杨校长,我们就不要相互标榜了。今天劳您大驾,主要是我们深圳吉利公司委托我来寻求与贵校的长期合作。贵校人才济济,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流向社会,如果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接受单位特别是能够沿海这种成材的沃土,岂不让日理万机的杨校长少操点心吗?不知道杨校长意下如何?”莫铭祺碰到知识份子,自己突然也文采飞扬了起来。

    “噢?原来莫总真的是有张良计啊!莫总出口成章,定是出自名校高材啊!倘若敝校能与贵司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岂不成书写校企合作的美事一桩?”杨校长一听,居然有点激动地用力抖动着莫铭祺握住自己的双手。

    “杨校长那才是金口玉言啊!如此说来,我们万众敬仰的杨校长算是答应了哟!今天我来贵校就是想要打好这第一炮,只是我这次来的有点晚,听说毕业生大多已经离校了,所以还请杨校长多多指点江山啊。”莫铭祺看到时机成熟,就抛出了自己此行的最终目标,同时回敬杨校长一个用力抖手。

    “这个好说,我们校企合作来日方长嘛!李主任,你马上帮我通知各个院的院长书记,让他们到教务处来一下,我们大家合计一下。”杨校长连说边点头,临了望着李主任,发出了最新的指令。

    一切开始进入莫铭祺预写的剧情版本!

    在学校,大领导发话就是好使。

    在李主任通知下达的空档,杨校长热切地向莫铭祺探讨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具体事宜。这些来之前都没有跟公司宋老板交流过,现在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莫铭祺一开始只是想增加说服杨校长的法码,结果人家杨校长真感兴趣了,而莫铭祺又不能“左右而言它”,所以直接硬着头皮,装出对校企合作“一往情深”“势在必行”的样子,与杨校长展开“舍命陪群子”“周旋”直到各个院的院长、书记挤满了一屋子。

    “莫总,你也不要客套了,你就当我的面,把你们深圳吉利公司的长远打算和短期计划分别给各位院长、书记介绍一下吧。”杨校长很会掌握说话的时机和做事的分寸,此言一出,显示出他“运筹维握”的掌握能力。

    莫铭祺“恭敬不如从命”,借着杨校长的“口谕”,滔滔不绝地描绘着长期校企合作的美好蓝图和本次招聘的重难点工作。临了一拱手,大有拜托大家之意。

    接下来的一切,如其说是在按莫校长的意思大张旗鼓地张罗起来,不如说是校长领着校方各院领导们带着一群学生在按莫铭祺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在一步步推进!

    已经接受指令的各院院长、书记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就让莫铭祺领教了他们是如何尊重校长的;而各班毕业生又是如何尊重各院院长和书记的。

    是啊,当这些分院领导们叽叽喳喳一通后便一哄而散;李主任领着莫铭祺赶到招聘的电教室现场时,各院院长书记就象变戏法似地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硬生生地把据说可以同时容纳500人的最大电教室填得人满为患、水泄不通。不仅如此,还一个个正襟危坐在电教室每一组的最后一排。干嘛?亲自押阵啊!

    莫铭祺毕竟是有备而来的。他从容淡定地摆弄好自己带来的招聘宣传画报、在电教室两台对开的超大显示屏下面的操控电脑里插入事先制作好的深圳吉利监理公司的招聘文案的U盘后,饱含激情地解读着招聘启事PPT!尽管事先莫铭祺对此一无所知也来不及看,但是超水平的“临场发挥”为他接下来赢得满堂彩!

    尽管从来没有站讲台的经历,尽管讲台面下面乌央央满是期待甚至有些挑剔的近五百双高校师生的眼神,经历过无数次大场面的莫铭祺早就练就了一身如何掌握现场节奏、如何调动现场气氛的好“手艺”,所以一切变得游刃有余!

    公司给出的招聘方案PPT只有十多个页面,莫铭祺的即兴发挥,却让整台招聘宣讲整整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其中不乏广大师生们都十分感兴趣却又看似与招聘没有直接关系的“当前国际形势”、“深圳特区发展”等内容,将整个招聘会场推入高潮的却是“扣人心弦”紧张刺激的现场互动。这也是PPT里没有的,“急中生智”的莫多祺认定却是台下广大师生们最为翘首以朌的!

    说把整台招聘会场办成了湖南卫视娱乐频道才有的味道,一点也不为过。

    500人的师生大团队的情绪几乎全部都被莫铭祺一招接一招的魔法给调动起来了,他们纷纷在互动中争先恐后表达自己要到沿海“浪遏飞舟”的强烈意愿。所以在最后填写招聘意向时,几乎在场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完成从“踊跃领表”后“奋笔疾书”再跑步交表的连贯性运作。

    面对如此火热的场面,莫铭祺却没有一味地陶醉,他甚至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真有这么多的毕业生一齐到公司实习、就业,公司一下子容纳得了吗?千万别“丰收成灾”、好心办了坏事啊!

    所以就在代表深圳吉利公司最后要与学生们签约的最后关头,莫铭祺借故接电话实则是偷偷拔打宋步仁老板的电话出来接以掩人耳目而已。

    “什么?招了500人?莫铭祺,你不是吹牛吧?”宋步仁接到电话吃惊不小。

    “宋老板,在您面前我哪敢空口说白话?人都搁那等着我签约呢!你不用怀疑任何事了,我老莫自有我老莫的手段,就问你宋老板要多少人吧?”莫铭祺原本一脸的兴奋却被质疑,心头有点不悦。

    “老莫啊,这说明我宋某人看人还是准的啊!我首先得恭喜你老莫旗开得胜!其次我得把公司的情况给你通报一下,我估计李经理也没来得及跟你说清楚。公司目前是急缺人,但也缺不了那么多,一下子来500人,这是重建一个中型监理公司的编制啊!老总,你刚刚进入这一行,还有许多情况你不清楚,慢慢会了解的。目前我们吉利公司的缺口在60人左右,我看你最多跟校方签约100人吧!这100人还要分两批来,因为过程中有公司淘汰的也有淘汰公司,100人大浪淘沙最终能留下60人就算神准了!之所以分两批来,主要考虑公司的接待压力啊。你想想看,来了人是不是要考虑先解决他们的吃喝拉撒问题?他们到公司一开始就是培训,形成不了实际服务能力的。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公司的宿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就算是附件的宾馆酒店一下子也容纳不了的。”宋老板毕竟是在监理行摸爬滚打多少年了,一番“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显示了他不俗的规划能力。

    (五)

    头一天上班,就在从来招不到人的地方硬是招来了500名毕业生,要不是宋老板公司的容量有限和策略考虑,只怕接下来没几天功夫潮水般的学生军涌过来,就要在深圳吉利监理公司门口上演新的“水漫金山寺”了。

    突然冒出来的农民工一样莫铭祺出人意料地在专业招聘人员都要象走钢丝一样的招聘线路上居然“一炮走红”“大放异彩”了!他可是凭一已之力,在上班的头一天就创造了吉利公司甚至是整个深圳监理公司招聘的历史!这种前无古人后可能也无来者的高光时刻,自然引起了吉利公司员工上下强烈的震憾。

    随着学生军的陆续到位,多年来一直苦苦挣扎在因不能及时上齐人员而经常被被业主单位约谈的泥潭里不能自拔饱受“摧残”的宋步仁老板,逐渐被拯救了出来。

    所以在月底的工作总结大会上,开公司十多年来从未有过这样一身轻松感的宋步仁老板实在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劲,当着全公司管理人员的面,“毫不吝啬”对表达对新员工莫铭祺的溢美之词!不仅如此,宋步仁老板还当场“激情”地直接宣布莫铭祺为攻关部经理!

    这可是空缺了好多年无人能上、无人敢上的宝座哟!宋老板的突击提拔,马上引起了现场的西装革履的小伙子齐刷刷的鼓掌。

    临了,宋步仁老板还不忘“戏耍”跟自己多年“鞍前马后”的人事部李经理一番:

    “人力资源部李经理当初送给我的员工入职审批表上,居然把人家莫铭祺三个字写成了莫名其妙的莫名其前三个字。我当时看了附表的身份证就忍不住笑了,顺手还补了一个字:妙!现在看来,还真是有点莫名其妙啊!”

    被当众“开涮”的李经理立即飞红了脸,而会场的气氛却因此轻松而热烈。

    众人纷纷马屁精上身,有夸宋总“慧眼识珠”的,也有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也有不少是真心给莫铭祺“戴高帽”的。

    当然,作为老板,宋步仁“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临了就“郑重其事”地将年底最头疼的另外一个“资金紧张”的收款难题的宝全部押给了莫铭祺。

    那几乎是要单挑公司年终任务的半壁江山啊!任务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重,让会上的西装革履的小倓子欢欣鼓舞甚至欢呼雀跃,却让没有一点心里准备的当事人莫铭祺大气来不及喘一口,就又开始被“委以重任”了。

    招聘的成功和公司的肯定让莫铭祺有点兴奋,但他还是有几份自知之明的:自己几斤几还不清楚吗?哪有宋老板和同事们所说的那么牛逼”啊?这次贵州之行的成功只不过多动了一点脑筋而已!回想整个过程一来走来,能否成功自己当时也是没有什么把握的哟!说起来多少有点误打误撞的运气成份,而因此却被宋老板当成了一种“潜质”和“能力”大加肯定并委以重任了!

    怎么办?莫铭祺感觉自己象打游戏一样,好不容易跌跌撞撞地闯过了一关,接着马上就又有一关在“恭候”着自己!不过,这一关肯定会比之前的更难!以往的经验分明告诉莫铭祺:人如果站的越高,可能摔的越惨啊!然则自己已经被宋老板和吉利公司的同仁信“众口铄金”地贴上了“会做事”的标签,也等于是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难道自己还能“临阵逃脱”不成?那样岂不是让人觉得自己太矫情太没有集体荣誉感?!所以自己接下来唯一要做的就是等散了会直接去财务室找小姐姐要些“骨头”的资料,然后想着怎么去啃这些骨头吧。

    财务经理似乎早有准备,等莫铭祺一到,顺手就将一项欠款高达200万元的宁安学校监理费的尾款欠单递给了莫铭祺。

    “这是五、六年前的一笔烂账,业主单位是宁安街道办的,在深圳宝安,具体在哪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它挺大的。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吉利公司是挂靠其他公司牌子来提供的监理服务,所以这笔账不好要。听说当时业主方面管事的人都不知道换哪儿去了,我们吉利公司之前也每年都在安排人去讨过账,每次都是空手而归,莫工是个能力异士,应该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吧?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收回来的奖金可不比你的工资少哟。”财务经理介绍项目情况的态度夹杂着讽剌的口吻,好像是在给一个快饿死的乞丐赏给饭吃。

    莫铭祺知道这高档写字楼的年轻人都一个鸟样:当你还没开干的时候,怎么也瞧不上眼;等到一旦成功,就开始没有边际地恭维。所以也不想计较这些,但明显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再次被逼到悬崖边的感觉。

    船到桥头自然直!

    莫铭祺觉得再难的事,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自己遇事头绪不乱,总能一步步想到解决的办法的!上次贵州之行不也这样吗?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要失败的,自己也“一愁莫展”的,最后时刻还不是“急中生智”后就“豁然开朗”了?

    当然这一单明显跟上一次的不同。可能没有人接待自己,甚至没有人愿意理自己。但是,不管是驴子是马,自己不得先牵出去溜达溜达吗?

    有了第一次贵州招聘的成功底气壮胆,尽管此去一切都是未知数,莫铭祺第二天一早还是满怀信心地驱车赶到了业主单位也就是宁安街道办的位子上。

    泊好车,莫铭祺就傻眼了。

    只见眼前楼宇林立,光二、三十层超高建筑就有五、六幢之多。难怪财务经理说它有点大啊!这得从哪儿找起呢?总不能一幢接一幢地找吧?哪得找到什么时候啊?只怕自己还没找完,人家都下班了吧?

    既然这个街道在宝安区最大,那它的工程肯定不会少到哪里去。这么多年的积累,负责工程管理的人员也肯定不会少到哪里去!咱就从最高的三十层楼找去吧,也只有这么高的楼宇才容得下可能那么多的工程管理人员啊!

    莫铭祺脑子转的飞快,脚步也迈的不慢。在脑子想好这一切时,自己的人也已经进入了最高的三十层楼的电梯了。

    正不知从哪层找起的时候,莫铭祺突然发现电梯上有显示各部门楼层的标牌,仔细一看:哟,工程管理科在三楼呢!于是按键3,便随电梯噌噌地升起来。

    等莫铭祺下电梯一看,哟,整个三楼都是工程管理科的,按门牌来算,大大小小的居然有30多间办公室呢。

    莫铭祺心里发毛,一时不知从何下手,况且手头上除了一份破烂不堪的合同,其他什么资料也没有。

    算了,先“误打误撞”地“投石问路”一下吧!反正今天是第一次来,也没指望一下子就能把问题解决掉,但既然来了至少得问点头绪,也好回去有个交待吧。

    于是莫铭祺谨慎地敲响了离自己最近的301办公室大门。

    (六)

    开门的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莫铭祺很礼貌、很简单地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他。

    年轻小伙子听罢二话没说,客气地把莫铭祺领到办公室的尽头、一个干部模样的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的面前。

    “弄这玩意儿你得有合同,合同上一般会写着业主代表工程师的名字,这样我才能帮你找啊。你。。。。。。。”中年人没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倒是把莫铭祺教训了一番。

    莫铭祺着急慌忙地拿出稀烂的合同,一页一页地搜索着,然而令人失望之极的是,好不容易找到那些条款,合同上却没写业主单位工程师的名字。这应该不是简单地疏忽,极有可能是在工程开工前业主单位的工程师还没有确定下来啊,后来确定下来但合同已经等不及地签了。就这么一个看似不是失误的失误,多少年以后的今天,居然成了这位领导口中所说的“硬伤”!

    没办法,莫铭祺只得灰头土脸从301退出来。但转念一想,毕竟还有那么多间办公室呢,再去碰碰运气吧,说不定其他领导不是这么个说法,或者运气好的话,正好碰到后来之实际负责现场的工程师呢!毕竟政府单位的人员捧着铁饭碗几十年如一日的稳定性是其他单位无可比拟的嘛!

    莫铭祺硬着头皮来到302室,结果什么可能都没有出现。不仅一无所获,还遇到个火大的直接把自己奚落了一番。

    “士要杀不可辱”!如此这般,一般人可能已经恼羞成怒,更多的人是就此打住“打退堂鼓”了。

    莫铭祺的优势在这里就开始显示出来了!这种情形,非但没有激怒他,还从某种意义上激发了他的斗志!

    是的,莫铭祺从小就有不信邪的脾气。这会儿真的有点“上头了”:不是说这几年机关办事人员的工作作风已经根本转变了吗?怎么还动不动还喜爱“教育”人的,我得找他们大领导帮他“改进”“提升”去。

    莫铭祺再次走到电梯口,才发现自己刚才的想法有点太幼稚。因为宁安街道办的公告牌上除了写明某某部门在某层楼上,其他什么信息也没有,根本就不能从中判断领导们在哪幢楼哪一层楼办公的。如此这般真要找起来,还到处都摄像头的,只怕自己“大海捞针”般的辛苦没有人来体谅,反倒早被被当作鬼鬼祟祟的不法份子铐起来接受审问一番了哟!

    权衡利弊之后,莫铭祺还是万般无奈地上了电梯。这趟完不成任务,自己总得下楼啊,下楼不得坐电梯到首层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