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假谲 七十三、各有心机两不知-《上品寒士》
第(2/3)页
郗道:“目下诸郡长吏皆无空缺,世子要擢升颇为不易,然非州郡长吏不得领兵,奈何?。
桓熙耐不住性子,接口道:“是啊,奈何?”
郗道:“可直接表奏世子为刺史,如此招揽北府旧部也较显赫。”
桓温怀疑道:“刺史?恐
郗道:“江左诸州诚非世子所敢望,但中原诸州有何不可?”
桓温被郗一语点醒,喜形于色,说道:“妙哉,嘉宾真吾之子房也。吾无忧矣!”桓温豁然开朗、疑难解决时喜夸赞出谋划策者为张良张子房。陈操之也曾被他这么赞过。
陈操之亦笑道:“果然妙极,世子现在需要的就是这个名位。”
东晋名义上有二十三个州。实际控制的只有十二个州,其中的北青州和北徐州还只是原州的一部分,其他的都是所谓的侨州,只在京口、晋陵一带设一个。州治衙门,管理本州侨民,并无实际辖地,这是王导当年为表示不忘恢复故土、安置流民而设的。州刺史往往是兼职,时置时废,去年桓温起的庚戌土断,取消了大部分侨州郡,保留的是司州、青州和充州,因为这三州的实际辖地时而收复、时而沦陷,可是因为不能真正治理,所以这三州的刺史都是由别州刺史兼任,比如庆希就是徐州刺史兼充州刺史,这三州中的司州至今无刺史,司州辖地就是洛阳一带。桓温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后,朝廷曾诏拜王胡之为司州刺史,可是司州辖地的大部分处在鲜卑慕容控制下。晋军把守的只有孤零零一个洛阳。鲜卑铁骑随时可能攻将其攻陷,所以王胡子根本就没去洛阳赴任,王胡之去世后,司州刺史一直空缺,也没人想谋这个职位,因为没人敢去洛阳任职
郗的意思是表奏桓熙为司州刺史,虽然有名无实,但可借此名位组建北府兵,桓熙想谋任其他实州的刺史千难万难,但徒有其表的司州刺史应该不是很难。
桓熙这时也明白了,喜道:“郗侍郎果然大才,熙敬服不已。”
桓温双手按着身前小案,耸身长跪,说道:“我儿桓熙若获任司州刺史,就以子重为佐,任司州长史或者司马。重建北府兵。”又对郗道:“嘉宾为我坐镇台城,有你二人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郗其实也想去做桓熙的副手。州长史主政、州司马掌兵,权力往往大过刺史,尤其是桓熙这种资质平平的庸人,但桓温既已答应荐举其父郗盾为徐、充二州刺史,那么肯定不会允许他参赞司州军事,太过热衷兵权最易遭桓温之忌,而且此事陈子重愿意去做,那就让子重去吧。
桓温今夜与郗、陈操之一席谈,解决了心中两大疑难,心情畅快犹胜废帝拥立新君,道:“待我回到姑孰。即上表朝廷,希望年底之前,子重能随我儿到京口上任。尽快重建北府兵,在明后年的北伐中建不世功勋。”
桓温兴致高涨,起身走到室外,命人置酒,他耍与郗、陈操之共饮,正饮酒间,一袭白裙的李静妹翩然而至,娇滴滴问桓温:“将军今夜这般好兴致?”桓温今夜的确愉快,笑道:“汝师在此。怎不行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