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五章 丑闻!绝对滴丑闻!-《大宋神探志》
            
            
            
                
    第(1/3)页
    等回到国子监门口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官差依旧围在外面,点燃了烛火,时不时有胥吏来去匆匆,四方盘查。
    别说国子监,旁边的太学依旧热闹,每一所学斋里面,都有不少学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色或震惊,或不安。
    恐慌的气氛开始酝酿。
    冯京也在其列。
    他同样有些害怕,再无往日里眉目精致、仪度翩翩的风采,缩在角落里,左右看看那黑暗,觉得有一只大手要探出,将他这个前途无量的士子,扯入无底的深渊。
    啪!
    一只手掌真的按在了他的肩头。
    冯京一个激灵,险些跳起来,然后就发现公孙彬的脸凑到旁边:“冯当世!”
    “呼!呼!”
    冯京猛喘了两口气,哆嗦着苦笑道:“公孙小郎,你这是作甚,吓了为兄一跳!”
    公孙彬笑着抱了抱拳:“当世兄,小弟有事请你相帮!”
    “哦?”
    冯京有些诧异。
    虽然同为太学学子,但两人之间显然有些生分。
    冯京和王安石、司马光、曾巩等人属于一个年龄段,彼此间也有交情往来。
    而公孙彬、包默成和狄知远则是另一個年龄段的,相差了十多岁,固然还是同窗,但放在外面,都已经差一辈了。
    所以平日里,也只有在吹嘘行首的妙处时,老的少的才一起聚过来,大伙儿带着相似的笑容,一起听他哔哔。
    现在这般找上门来的,还真是少数。
    有鉴于对方的背景,冯京当然不会推托:“我们是何等交情,尽管讲来!”
    公孙彬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小甜水巷,当世兄了如指掌吧?”
    “啊?这……”
    冯京仔细看了看公孙彬,对方十四岁还是十五岁的?不过说是十六七岁也有人信,这个年纪放到民间,基本就成亲了,有些早就和身边的婢女成就好事,烟花柳巷的滋味也尝过了。
    但现在这个关头,是不是不太合适?
    那边司马君实尸骨未寒,这边厢就去烟花之地寻欢作乐,虽说不是国丧,一定需要忌讳,但终究是同窗,显得过于凉薄了吧?
    “当世兄误会了!”
    公孙彬解释:“去小甜水巷,并非为了寻欢作乐,而是有些事情要询问,当世兄身为司马君实的友人,不好此时出面,遣一位随从跟着我便是。”
    这是狄知远和包默成,与他一起在路上商量的结果。
    现在真相未明,冯京万一猜中了他们调查的方向,认定了司马光是始乱终弃之人,反倒不好,倒不如直接借个熟悉的下人,作为查案的人手。
    “咦?”
    冯京确实聪慧,一听就知道这不是风尘之事,稍作沉吟后,却是缓缓起身:“还是我与阁下一同去吧!”
    他是商贾之家出身,虽说家中不是那种富甲一方的豪商,但吃穿用度从来不愁,自然有心腹的仆从和书童。
    可首先派出这等亲信,如他亲临,真出了事情,责任半点逃不脱,其次隔了一层,交情也就差了,错失结交的良机。
    所以不久前还吓得脸色苍白的冯京,凭空涌起一股勇气来,步履沉稳地跟着公孙彬走出学斋。
    果不其然,就见外面候着两位少郎。
    一位笑容和雅明净,一位面容黝黑到夜色下险些没发现。
    冯京心头喜悦,脸上摆出沉静悲痛之色:“狄小郎!包小郎!”
    “当世兄!”
    双方见礼,道出来意。
    “你们果然在查司马君实遇害的案子……”冯京并不诧异,只是不解:“这与小甜水巷何干?”
    公孙彬看了看狄知远和包默成,狄知远轻轻点了点头。
    如果是个下人来此,毋须跟对方解释什么,吩咐便是,但既然冯京亲至,有些话还是要说开的。
    包默成沉声道:“我来吧!”
    听着这位言简意赅地将如今的线索说明,又强调了纯粹的猜测,冯京目光闪烁,思索片刻,语气发生了变化:“竟有此事……司马君实的性子……啧!倒也难说!”
    公孙彬赶忙道:“怎么讲?”
    冯京迟疑了一下,低声道:“诸位当知,司马君实已近而立之年,尚未娶亲,是为爹娘守孝,然食色性也,久蓄心抑,恐情难自禁……唉!”
    他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在场几人都清楚。
    士人结婚的年纪,普遍比起百姓要迟,但一般来说,二十岁及冠后,就安排亲事了。
    狄相公二十五岁成婚,已经是比较晚的了,司马光至今已经二十七岁,还未娶妻,基本上就是两种情况。
    要么家里实在贫困,经济条件不允许,要么就是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一心修仙,大婚日逃跑,比如父母病故,婚事耽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