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离开麦田,越过城墙,百姓数量也更多了起来。 粗麻衣服,麻绳束发,有些压根都没穿鞋,赤脚踏足,却怡然自乐。 房屋都是新建的草木房,一户又一户连成街道,中间还夹杂着诸如客栈、驿站等建筑,颇显活气。 又可见城中房屋内,人群熙熙攘攘,怡然自乐,却少见黄发垂髫。 “饥荒死了许多人,现今徐州居民不多,还有不少百姓甚至不知道我们杀了康王,只知道荒了一年,忽然就回了春,就以为是天上神仙撒杨枝甘露。” 郭教头介绍道:“这一年肖兄弟跑了不少地方,寻找还活着的百姓,将他们拉拢到新春城这一方。” 包连才看了看这村子当中的人,暗暗咋舌:“肖英雄这一路上是救了多少人啊。” 郭教头叹息一声:“想救人,却也没想的那么多。当时荒的太厉害了,死的人比活的人多,经常去一个村子,能看到尸体堆的和小山一样高。 “好不容易找到一些能活下来的,也都大多得了暗病,怕这大荒只持续了一年,带来的暗伤恐怕却需要许久才能养好。” 包连才感慨,瞥见了欣欣向荣下的藏着的伤疤。 仅仅一瞧,触目惊心。 到了中心街,四周依稀可见村子雏形,草庐房子重新翻修,新钉木板,瞧着漂亮。 左辰忽然听见耳畔旁边传来了惊喜的声音: “道长!” 侧目看向,见身体旁边金光汇聚。 大光头、老实脸,一身的金灿宝袈裟,满目的慈悲祥和人。 “和尚。”左辰见了友人,心头欢喜。 和尚满脸欣然,身上功德光辉闪闪耀光。 …… 叙旧许久,谈了谈尽量,和尚带着左辰几人过了新春城。 路上行着,能看到不少的士兵,布甲简单,衣沾灰泥,不像是从战场上下来,反倒像是从田里来。 “徐州的新兵除去平常训练之外,会帮着乡亲们种田打猎,大家之前都饿怕了,总会会多分出些精力在这上面。” 郭教头介绍。 和尚也跟着笑道: “能稳稳的吃上饭比什么都好嘞。这大梁若是没兵欸,这才好嘞。都办自己喜欢的事情,种地、做衣服,当说书先生,不愁吃不愁喝,这才稳妥又舒坦,才是好日子嘞。” 和尚感慨,愿望朴素。 左辰看到那些正在种田的将士们,也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问向和尚: “和尚,我交给你的那个麦穗,你研究出来了?” “研究出来了。”和尚那张敦厚质朴的脸上难得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俺带了不少的农民,研究了老长的时间,总算您留下的宝贝能量产了。当然,道行上这些麦穗还远远比不上道长你那稍微晃一晃,就能生出一片麦田的水平,但现今这麦子的产量也够多了! “一年能收四次!不怕缺水,不怕旱,也不怕寒冬,只要这么种上几年,估计全天下都不愁饭吃了嘞!” 见和尚如此兴奋,左辰也是替他高兴,但他还是提醒了两句和尚育种和伤地的事情。 听闻左辰讲,和尚也才恍悟过来,吓出了一头的金色冷汗: “俺之前也没种过这么吃地的种子,竟忘了考虑这件事情,着实多亏道长啊!要不然这么种下去,没几年徐州可能又荒了。” 又是陷入沉思,挠了挠自己的大光头: “俺也不知道啥样种子养地,正好这段时间和那些老农们闲下来了,俺们研究研究,整出来个养地的种子,轮番种。” 第(1/3)页